。
连皇上也有明显的意外,冷哼一声,“连太后都不放在眼里,竟敢在太后葬礼上大喊大闹,此等无法无天的罪妇,若不严加惩治,朕如何向太后交代?如何向天下交代?”
太子面不改色,“父皇若判了何淑蕙死罪,儿臣只担心安邦侯会心灰意冷,无心御敌。”
何淑蕙犯下滔天大罪,处死她也是咎由自取,如果安邦侯府因为这个怨怼皇上的话,这样的臣子,不要也罢。
皇上心里这样想着,可是忽然想起,这些掌兵权多年的老将,是多年前跟着他的,如今已经没剩下几个了,不免心生犹豫。
薛皇后也道“陛下,何淑蕙的确有罪,但太后潜心向佛多年,宅心仁厚,最是见不得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望陛下怜安邦侯府只剩这么一条血脉,网开一面。”
皇上虽执意要杀何淑蕙,但皇后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若还是不管不顾的话,就显得太冷血无情了。
不得不说,薛皇后是个深谙人心的高手,想那老侯爷白发苍苍,为唯一的孙女收尸,这样的悲惨场景,想起来就觉得凄凉不忍,皇上只得道“念及安邦侯府多年功勋,朕对何淑蕙既往不咎,但活罪可免,死罪难逃,先驱逐出宫,禁闭府中,等珞王凯旋之日,再行定罪。”
皇上的意思很明显,就算惊扰太后一事,太后菩萨心肠,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污蔑珞王谋反,可就是天大的罪名了,无论如何,都不能置之不理,当做没听到。
昏厥的何淑蕙被侍卫抬了下去,留在地面上的血,依然鲜红夺目,很快就有宫人过来擦拭干净,恢复了原来的一尘不染,何淑蕙的事,成了一个可笑的疯癫闹剧。
不过被何淑蕙这么一搅和,差点误了吉时,不少人对何淑蕙的不知轻重生出滔天愤怒。
丧礼继续进行,哀乐重新响彻在宫城上方,连九天宫阙都在一国太后哀悼,整个京城都沐浴在庄严肃穆的悲痛之中。
全场鸦雀无声,太后灵柩缓缓移动,八百名宫人手持白幔,头戴白花,为太后送灵。
“珞王带兵杀进来了!”从宫门的方向传来一阵声嘶力竭的喊声,随即见一个血人从大门处冲了出来,后背还插着两只箭,“陛下,珞王带兵杀进宫城了”
他话还没说完,就头一歪,咽了气,这一幕,把正屏气凝神为太后送葬的文武百官惊得目瞪口呆,仿佛冰凉的水铺天盖地从头顶浇下来。
有人认出来报信的是负责京城护卫的城防军,骤然变了脸色,声音惊颤,“陛下?”
如果说之前何淑蕙的报信,大家都不相信的话,现在城防军来报信,而且就这样死在文武百官面前,三人成虎,许多原来怎么都不相信的人现在开始将信将疑了。
难道珞王真的谋反了?
其实,城防军来报,众人心底已经明白,这一次,不可能是假的了,若珞王真的谋反,率军逼宫,第一道防线,便是城防军。
莫非刚才所有人都误会何淑蕙了?
何淑蕙那悲愤欲绝的眼神,当时自动被忽视,一个不堪的弃妇说的话,又有谁会相信呢?
可是现在想起来,不像是假的,刚才抨击何淑蕙声音最大的那些卫道士,现下意识把头缩得很低,若是皇上追责,他们恐怕是第一批人头落地的人。
所有人的视线齐刷刷射向皇上,因为离得太远,看不清皇上的脸色,但距离皇上最近的薛皇后却看得清清楚楚,皇上的脸色已经攸然变了,珞王手中可有十万大军啊!
守卫宫城的只有两万御林军,如果珞王真的存了反心,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薛皇后颤声道“陛下?”
皇上的心凉到了冰点,随后升起一股滔天怒火,他这辈子是造了什么孽?
一个羽翼已丰的太子,已经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