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忠臣(第1/3页)  大明16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爷圣明”王承恩磕了个头。

    “不过也是历代祖宗保佑,皇天保佑”崇祯走到门口,朝太庙方向做了两个长揖,恭声道:“希望洪承畴早日平定流贼,以解我大明西北之忧”

    “皇爷的一片诚心,历代祖宗和皇天上帝肯定也都明了,西北流贼应该也就是这年内的事情了”

    “王大伴,朕可没有你这么贪心”崇祯闻言笑了起来:“洪承畴能够明年秋天前平定西北之事,朕就心满意足了”他此时的心情出奇的好,做了个示意王承恩起身的手势:“以后西北来的这种塘报随到随报,不得耽搁了”

    “是,皇爷”王承恩又磕了个头道:“老奴愚钝,多谢陛下恕罪”

    崇祯兴冲冲的回到几案旁,拿起朱笔便在那份名单上写了一个鲜红的“可“字。

    也许是因为得知这个好消息的缘故,崇祯批阅奏折的效率高了不少,到了中午时分,几案上的文书就少了一大半。待到午饭时分,他出了暖阁,还特别宣来最为宠爱的田贵妃来乾清宫陪他用膳,虽然礼乐还是像平日里那么呆板,但崇祯听起来却觉得入耳了不少。

    “陛下,看您神色今日莫不是有什么喜事“田贵妃看到王承恩在崇祯背后的眼色,装出一副揣测的样子问道。

    “哦爱妃为何这般说“

    “妾身看陛下满脸红光,印堂发亮,因此便随便猜猜的“

    “原来如此“崇祯笑了起来:”爱妃倒是好眼力,方才陕西送来塘报,洪承畴破流贼,斩获颇多“

    “当真如此“田贵妃脸上露出一副欣喜若狂的神色。随即起身跪下合十祝祷,崇祯见状问道:”爱妃你这是怎么了“

    “陛下,妾身这是向佛祖谢恩。前两心血来潮,向佛祖许愿。若是兵事有所转机,便要亲手抄录一份心经以为供奉,想不到这么快就得了回应。“

    “有这等事”崇祯惊讶的问道。

    “妾身岂敢欺骗陛下“田贵妃招来贴身婢女吩咐了几句,那婢女出去不一会儿便取了一本抄录到一半的心经进来,崇祯打开一看,果然正是田贵妃的笔迹,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原来如此,也有爱妃你的一份功劳。不过你也莫要太过辛苦了,免得累坏了身子骨“

    “陛下您每日操心国事,妾身只恨自己不能为陛下分忧,能够做点事情,妾身也是说不出的高兴,又怎么会累“说到这里,田贵妃已经低下了头。

    正说话间,外间进来一名小太监,走到王承恩身旁低语了几句,王承恩的眉头立即皱了起来。他稍一犹豫,还是走到崇祯身旁,附耳低语道:“皇爷。昨天傍晚杨嗣昌去刑部大狱探望了杨鹤。“

    “什么“崇祯的眉头一下子又紧皱了起来,那张本来苍白而又消瘦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狰狞的纹路,田贵妃本能的向后哆嗦了一下,仿佛有点冷。

    “都说了些什么“

    “禀告皇爷,杨嗣昌与杨鹤乃是父子之亲,听在场的狱卒所言,只是说了些辽东登莱的战局,杨鹤得知后伏地恸哭,此外就再无什么妄语。“

    崇祯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脸上的神色好看了少许。他沉吟了一会,问道:“我记得杨嗣昌前几日曾经有奏疏上来吧”

    “不错。老奴记得他在奏疏中请辞,并请代父死”

    崇祯点了点头,过了约莫半响功夫,低声叹道:“想不到如今士风颓废,这杨嗣昌倒是个纯孝之人”

    “皇爷说的是,这般看来杨嗣昌倒并非作伪”王承恩点头道,原来按照明代的政治潜规则,像杨嗣昌与杨鹤这种父子同朝为官的,一旦父亲被打入牢狱,无论最后三法司的审判结果如何,杨嗣昌都必须做出上书请辞的姿态,同时交出权力,闭门思过,否则就会遭到都察院的御史们的弹劾。但是自从嘉靖万历年间以来,明朝的士大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