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二十八章 自爆(第1/3页)  大明16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鲁锭大纛!”一个妇人高声喊道,依照蒙古人的习俗,作为成吉思汗的象征,苏鲁锭大纛将被放置在大汗宫帐外一辆专门的大车上,而慌乱间这辆大车正好处于这个简单的围城的外面。,箭矢和铅弹不断划过,火焰在四处蔓延。

    “谁,谁乘着烟雾还没有散去,把苏鲁锭大纛取回来,我赏给他五十匹好马,五十头骆驼!”敏敏的声音清亮有力,很快就有了响应者,一个身材瘦小的青年越过工事,向那辆大车跑去,他钻进马车,取出苏鲁锭大纛,飞快的向工事跑来。众人为他的行为发出欢呼声,突然,一支箭矢从背心贯穿,他一声没吭便扑倒在地,欢呼声戛然而止。

    “蠢女人,这个节骨眼上还顾得上那玩意!”豪格放下大弓,在他背后的箭囊里还有十余支箭,这些羽箭比明军常用的短稍弓的轻箭要长了几乎一半,箭杆更粗,箭头更重,几乎可以赶得上一根投掷的短矛了。这种由女真人在密林射猎时使用的猎弓进化而来的长稍弓比明军常用的发射轻箭为主的短稍弓射程要短,但在女真人的战术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众所周知,古代中原王朝军队所使用的弓弩的强度是走了一个曲线,从秦汉到唐宋一直是上升,而从明代开始却逐渐下降。究其原因,从汉代开始,随着冶炼锻造技术的扩散,北方游牧民族军队的甲胄武器也在不断提高,汉代面对的羌胡匈奴还在以铜石为兵,是以有“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的说法。而到了宋代,无论是党项人建立的西夏c契丹人建立的辽国c女真人建立的金c以及最后的蒙古人,都是以兵甲犀利而著称,已经不亚于宋军,而处于游牧与农耕交界线上的这两个国家,在战马来源上又优于北宋。为了抵消敌人在骑兵上的优势,宋军中弓弩手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为了射穿敌人的铁甲,宋军对弓弩手的强度标准也越来越高。而到了明代,火器的出现使得骑兵们在防御性和机动性上开始向机动性倾斜,而且失去了辽东c河套地带的蒙古各部在技术上出现了倒退,军队的披甲率和甲胄质量大幅度的下降。破甲所必须的重箭强弓就显得有些多余了,明军的步弓手们自然会选择射程远,强度低,容易掌握的小稍弓轻箭。而对于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渔猎在生活中占据了很大比率的女真人来说,弓箭的射程不是非常重要在森林里猎人的视野不可能太远,但威力很重要在茂密的树林里,猎人射杀猎物的机会可能就一箭,如果不能杀死或者重创猎物,很有可能猎物会逃走,有些猛兽甚至会伤人。于是女真人的弓箭就逐渐向长稍大弓发展,发射的箭矢也越来越长,越来越重,到了后来干脆成了一种轻型掷矛器。而到了战场上,后金的骑射手们身披重甲以抵挡明军步弓手的轻箭,然后冲到距离明军方阵只有三十到五十步远的距离,近距离发射重箭。因为距离近,所以那些射术精湛的女真骑士可以瞄准明军盔甲的薄弱处,比如面部c两肋,而重箭又足以给予足够的杀伤,因此几轮下来,明军的阵型就会松动,毕竟最勇敢的士兵也无法忍受干挨打而无法还手的窘境,这时后金军就可以发起冲击了。这些重甲骑射手实际上是担负着西方十六世纪转轮火枪骑兵的任务,依靠自己的高机动力和防御,逼近敌人的步兵方阵,不断削弱对手。其实这倒也不难对付,无论是强悍敢战的冲击骑兵还是优良的步射手都能对付,偏偏当时的明军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缺乏的很,是以后金大军屡试不爽。

    “不要出去了!”敏敏制止住企图冲出去抢回苏鲁锭大纛的部下,那根从背心透入的箭矢又粗又长,几乎是一根短矛了,要何等有力的射手才能拉开这样的强弓呀!冲出去就等于送死,反正看样子敌人的数量有限,拖延下去对自己是有利的。

    此时东面的一个马圈着火了,黑烟与干草灰四溅,在火光的背景下看的一清二楚。栅栏倒塌的声音如此响亮,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