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七章 柳泉居(第1/3页)  大明1630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可鉴笑的云淡风轻:“我哪有什么意思?我能有什么意思?他们是朝堂大佬,士林新秀,而我不过是圣上的一条老狗罢了。圣上让我来看看,我就老老实实的看看,把看到的东西交给圣上,至于该怎么做,要怎么做,那自然有圣上裁决,今上英果,自然不会被蒙蔽的!”说到这里,胡可鉴站起身来:“我还有一个时辰就要进宫面圣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吴大人您了,别耽搁了!”

    “公公您放心,在下一定不会让您为难的!”

    乾清宫,宏德殿。

    这是一座乾清宫的配殿,位于乾清宫正殿的西边,坐北向南。由于上次接到和林格尔大捷的时候崇祯正好在这儿办公,出于一种迷信的心理,除去一些礼仪上必须在正殿处理的政务之外,这段时间崇祯都是在崇德殿里批阅奏折,接见内臣。此时他坐在殿中的盘龙御座上,正低头看着胡可鉴呈送上来的口供文书。

    终于看完了二十多页长的口供,崇祯的脸色凝重异常,他深吸了一口气,对跪在下首的胡可鉴问道:“胡大伴,这上面写的都是真的?”

    “禀告皇爷,这些口供是老奴和那吴孟明看着北镇抚司的文书审讯案犯抄录下来的。老奴觉得此事干系重大,便立即带着这口供进宫面圣,敢情圣裁!”

    崇祯没有说话,他低下头重新看起那份口供来,相比起平日里的奏折来,这份口供的纸质要粗陋的多,笔迹也有几分潦草,在纸张的边缘还有一些墨迹,远不如那些文官呈送上来的奏疏笔迹漂亮,书写工整。想必胡可鉴询问完毕后发现事态严重,连抄录一份都来不及就直接带着原件到宫里面来了。也难怪胡可鉴要这么做,那口供里虽然没有给出结论,但如果将前后的事实联系起来看,就只能有一个结论首辅周延儒勾结复社,派出刺客刺杀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次辅温体仁。

    “丧心病狂,骇人听闻!”崇祯破口大骂起来:“国朝三百年,何尝有这等事?朕竟然如此德薄,居然选了这么一个首辅,还将国事托付给他,难怪灾异迭现,国事日艰!”说到这里,他终于按奈不住自己的情绪,掩面失声痛哭起来。

    “皇爷,皇爷!”崇祯突兀的举动让站在身后的王承恩吓了一跳,赶忙上前扶起崇祯,一边劝道:“您可要保重龙体呀,要是有个好歹,大明可怎么办呀!”

    崇祯抽泣了好一会儿,突然抬起头来,只见他红肿的双眼里透出一股凶光:“王大伴,快替朕拟诏,朕要将周延儒这兽面人心的东西严加治罪!”

    “皇爷,老奴敢情说一句话!”跪在地上的胡可鉴向前膝行了两步道。

    崇祯这才注意到胡可鉴还跪在地上,他擦了擦脸上的泪水:“胡大伴,起来说话!”

    “多谢陛下!”胡可鉴爬起身来:“皇爷,这份口供奴才已经看过了。不管怎么说,周c温二位先生都是我大明的辅臣,事关我大明的颜面,若是把事情扯开了,周先生的性命事小,我大明的体面事大呀!”

    胡可鉴的谏言就好像一盆冷水当头泼了下来,崇祯顿时冷静了下来。正如胡可鉴所说的,像周延儒这种高官,将其免官,或者迫使其致仕都没有什么,但如果要治罪处死,那就绝不是天子一份诏书就能搞定的事情,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定罪审讯,在这一个过程中,首辅大臣暗中派人刺杀次辅的丑事肯定会流传出来,成为整个大明,不,是天下的笑柄。哪怕是千百年后,史书上都会记上一笔,作为在位的天子,崇祯一个昏庸失察的罪名是绝对跑不脱的。

    “胡大伴说的是,我大明丢不起这个脸!”崇祯点了点头,此时的他已经冷静了下来,可对周延儒的痛恨反倒更深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将胸中的怨毒压了下去,低声道:“这样吧,让周延儒自己请辞,招杨嗣昌回来,大学士,入阁办事。这个陈贞慧一定严加定罪,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