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饭桌上的事(第1/2页)  考古的那几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志军一看父亲大人的驾到,兴奋的跑了两步上前:“爸,辛苦了。”    “还好,飞机上睡了觉。”完,抛开陈志军跟雷同仁打了个招呼:“快一年没见,又壮了啊。”    雷同仁嬉笑着回应道:“哈哈,这要怨志军了,老板伙食安排的好。”    “这位是?”陈连山看到他们身后还有个冯卫国问。    陈志军赶紧上前介绍道:“哦,爸爸,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市博物馆的冯馆长。”    而冯卫国见到陈教授本人后心情早激动的不行了,一直安耐着激动的心情在边上等候着他们客套完的他,看陈教授主动过来打招呼,赶紧伸手握住陈教授伸出的手,激动的:“陈教授您辛苦了!久闻大名,一直梦想见到您,总算如愿了!”    “哈哈,我一糟老头子哪来什么大名,”客套完后,就把几位随行人员做了介绍:“这几位是研究所各研究室和中心抽调的精兵强将,这位是张教授,专门研究物理的,这位是朱工,是研究古文化的,这位是王教授,是研究化学的,这位是秦工,是历史考古界精英,这位也姓张,张工,研究古建筑的,这个是我的助理马凯。”    众人一一握手后,就登车匆匆的往回赶了。    路上冯卫国问道:“教授,请问您现在怎么看那墓的?”    陈连山摆了摆手:“现在定性为墓不合适,单凭一面墙体,不知道具体用途之前轻易的定性对考古而言,是不严谨的。”    “对不起,陈教授,那如果不是古墓的话,那可能会是什么呢?铁桦树在历史中记载不多,就是现代,我也只是听过没有见过,所以那背后有什么,我现在好奇。”    “根据记载,铁桦木的运用鼎盛是在明朝时,除了盖房外,由于当时的冶炼技术欠缺,而铁桦木的硬度又较高,当时主要用途是在工业和军事上,到了清朝运用范围也只是在工业和军事领域进行了简单延伸,如果现在假定里面是什么的话,不清。”    见陈教授谨慎的言语,冯卫国也不好再深入多问,于是就带着期盼:“哦,那就希望你们早点为我们揭开这个铁桦木后的神秘了。”    车刚进了市宾馆的门口,就见市委耿书记c胡市长c赵副市长c文化局张局长c公安局孙局长五个人在门口迎接了。不要问也知道,肯定那考斯特的司机一路给某领导汇报方位了。    众人一下车,耿书记就走在前面热情的握住了陈连山的手:“您就是陈教授吧?欢迎啊!”    “哈哈,您怎么认定我就是了呢?”陈连山爽朗的伸出手用力的握住耿书记伸出的手。    “聪明而已,您来自京城,别笑话就是。”    简单的一一介绍完,众人进上了二楼餐厅,进入一特别大的包间,中间是个大概可以容纳20人的圆桌,琳琅满目的菜都已经摆满。    入座后,耿书记吩咐一年轻人道:“李,去把我带来的好酒打开,给几位教授倒上。雨下了两,有点降温,你们北京来路途劳顿,喝杯酒解解乏也暖暖身子。”    随着酒杯在灯光下闪烁着晶莹,耿书记端起跟前的酒杯:“作为地方的班长,首先感谢几位教授不远千里的从北京来到这,我先敬大家一杯!”完,两手捏着杯酒对来客行礼后,一抬手,一杯酒下肚了。    看几位客人喝完了第一杯,被称呼李的年轻人马上又挨个的把酒杯给倒满。接着,耿书记道:“陈教授,对您的大名我是早有耳闻,今中午我们这发现的古代设施惊动了您大驾亲自带队过来,这是我们市的荣幸,您的带队肯定会给我们市的历史研究带来新的课题和价值,这第二杯酒,我代表市委敬您!”    完,第二杯结束了。    陈教授喝完后道:“历史的价值不会单纯的因为某一方向转折而被颠覆,只会通过新的发现去印证过去的结论成果,历史也好,考古也罢,跟家族的延续是一样道理,都是一步一步延续和繁衍的;考古课题,很多时候都是存在一定争议的,而争议本身也一定程度的明严谨度,所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