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节(第2/3页)  秋林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也没能救活母亲的命。再后来,梁安的这支金钗却用到了另外一个人的身上。

    梁安的母亲去世后不久,梁安在黑龙潭边的山道上救回来一个汉子。那汉子自称姓宗,名叫宗味,三十来岁年纪,生得甚为壮硕,而在左耳下却生着一个肉瘤,似铃铛一般垂着。汉子原来是陕州客商,到中原省亲,路过宝天曼云露山,迷了路,不慎被山豹咬伤,又从山崖上跌了下来,浑身上下伤势甚为沉重,看看性命不保。

    梁安把汉子背回家中,悉心照料,又让汉子服了他用生命换回来的金钗石斛。那金钗石斛果然不愧是疗伤圣品,宗味之伤很快痊愈。宗味自然对梁安千恩万谢,方才洒泪而别。

    那个叫宗味的汉子走后,梁安原以为这一辈子是不会和他再见面了。两个人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要不是机缘巧合,偶然相遇,梁安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世界上还有宗味这个人。

    自从靖康之役之后,就是连一般平头百姓也已经看出,金国是不会轻易放过宋室疆土的。在内乡县宝天曼这一带,几年前就已经兴起了一种民间团体弓箭社,就是自发的把山民组织起来,抗金保民,卫护地方。梁安从小习武,弓法娴熟,为人热情仗义,成为弓箭社的一名骨干。前些天,弓箭社派梁安到宛州探听消息,不料在北关关帝庙里,梁安无意间又见到了那个叫宗味的汉子。那宗味左耳边垂着的肉铃铛,梁安是再也不会认错的。

    那时宗味正在和一个蒙面人低声交谈,梁安一听到他们交谈的内容,一时惊得呆了……

    当然,梁安现在已经知道,那个汉子并不叫宗味,而是叫韦宗。韦宗更不是什么陕州商人,而是金军的探子。

    韦宗告诉那蒙面人:大王已经知道李师师逃出应天的消息,并且知道李师师一定要去内乡县宝天曼与燕青相会。宝天曼山高谷深,茫茫林海,无边无际,要找一个人无疑是大海捞针,决不能让李师师进入宝天曼山内。大王有令,各路人马要全力拦截李师师。大王已经连夜出发,亲自从商州军营赶奔中原……

    疤面梁安听得韦宗道出实情,惊得出了一身冷汗。

    他一刻也不敢耽误,急急返回宝天曼来,先到马山口天宁寺,告知了慧空禅师这个消息。释慧空禅师当即断定,那韦宗口中的“大王”,必是金帅娄室无疑。好在三恨禅师也正在天宁寺内挂单,慧空禅师立即着人请三恨禅师到来,到禅房做一处商议……

    不多一会儿,天宁寺里奔出了两匹快马,正是三恨大师和疤面梁安。二人连连鞭马,在通往宝天曼的山路上飞驰,他们要赶在娄室的前面,设伏截击他们。

    那次在五马山下,燕青已经详细告诉了三恨大师去宝天曼的路径;而疤面梁安更是土生土长,熟门熟路。二人来到宝天曼境内,略不滞泥,飞马直奔秋林山庄而来。

    山路越来越陡峭,三恨大师干脆跳下马来,弃了马,施展轻功,掠过丛林,掠过危崖,掠过飞瀑……梁安在后面紧紧跟随。

    幽幽谷秋林溪边,萧芊芊和小棠双剑如虹,正在拆招,二人打得难解难分。三恨大师赶到且近,有心试试二女本事,突然如大鹏展翅,从半空中飞下,喝一声:“看招……”呼呼两掌,分击二女。

    小棠收了剑,手捧剑把向上一举道:“请问大师你是……”

    萧芊芊喝道:“哪里来的野和尚,且吃我一剑!”挺剑霍霍杀上。

    三恨空手相还。

    二人拆了几招,萧芊芊渐渐不敌,小棠清叱一声,挥剑加入战团。

    二女双战三恨,三人转灯般杀在一处。

    正斗间,三恨虚劈一掌,退开几步,点头道:“浪子燕青果然不凡,把两个小娃娃也调教得这般了得!”

    小棠道:“大师认得我大哥?”

    萧芊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