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魂兮归来(第1/2页)  镜月寒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燕历崇德三十年十月十八日。

    洛阳的晚秋越发的寒冷,而这日对于燕帝国来说,更是寒入骨髓,痛彻心扉,只因绥阳公主的下葬。作为帝国的骄傲,曾经集万千光芒于一身的荣耀,这位美丽而善良的公主受到了整个帝国的哀悼。自辰时起,朱雀大街上就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自行换上丧葬才有的素服,无数白花花的幡布随风摆动。无论是酒肆茶馆还是梨园青楼全部自动关门歇业,一切与娱乐活动有关的事情都被人们自行取消,都城洛阳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喧闹,这里居住的人们都陷在悲恸之中,留在人们心中的只有追忆,追忆这位亲民的公主,追忆她在洛阳城生活的点滴,无论是街头巷口的施舍,还是普天同庆时的翩翩起舞。人们庆幸能生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风花雪月的时代,能让他们有幸见证这位命运多舛的帝国之花走过的一生。

    此时,整个城市鸦雀无声,朱雀大道的地面一大早就被附近的居民清扫干净,妇女们细细的泼洒着每一滴水,孩童们收拾着街道上每一件杂物。大道上渐渐有了依仗守卫的士兵,他们都穿着白花花的铠甲,外面套着白色的丧服,手里的长矛上均系着麻布的布条,布条混在在白色的幡布中随风而动,发出呜呜的声音,好似在向帝国的臣民诉说着什么。男女老少皆站在依仗士兵之后,没有拥挤推搡,没有吵闹笑骂,只有一张张肃穆而真挚的脸庞。只记着去年的此时,公主还带着婢女们在街道向人们分发“下元节”的糌粑食团,而此时接受过恩惠的人们在此送公主最后一程。

    宫城内三声炮响,正阳门缓缓的打开。几十列举着白色招魂幡的兵士走在前面,整齐而缓慢前行,跟在兵士身后的是按规制跟随的内侍、宫女,举着各样葬俗用的依仗。数百名得道的僧人念着超度的经文走在依仗的后面,朱雀大街两旁的人们不时的往宫城方向张望,希望能见到公主的灵柩。而数百僧人后面的是四匹白马驱使的白辕四轮灵车,绥阳公主的灵柩就安置在上面,灵车的两旁跟随的是晋王镜宣跟敬王镜月,十六名身着丧服的大内侍卫也列在灵车两边保驾护卫。其余皇子皇孙公主嫔妃皆素服跟于灵车之后,朝臣贵胄及其女眷则跟在最后。

    整个丧葬队伍浩浩荡荡的向洛阳西郊皇陵属地徐徐前行,路途中除了高僧们的超度之声,就只有烈烈西风吹动旗幡的嘶嘶声了。跟随的人们没有说话,没有哭泣,也许泪已滴干,话已说尽,剩下的只有举国的愤怒,而这个愤怒正指向南边的古老帝国。

    2.

    绥阳公主的下葬已经过去半日,前来送行的人们已经渐渐离去,只有镜月还在这片属于皇家的安息之地游荡。

    镜月此时正坐在一处低矮的土丘上望着远处父皇的万年吉壤发呆,那里已经动工二十余年了,现在依旧还未完工,隐约还能听到运送石料工人的号子声。而自己的皇姐就葬在父亲吉壤的南边,虽说那是那么轻率的选址,本来是留给一位功勋大臣的墓地结果被先行离世的皇姐给占用了,但好在皇姐的墓地与父皇的吉壤遥遥相望,也许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被埋在这里吧,慢慢腐烂,变成黄土。想到这里,心里不觉有些苦笑。镜月又望着不远处已经一片已经干枯的乱草丛发起了呆。

    一阵马蹄撞击大地的震颤声由远处逼近。镜月没有转头去看,依旧坐在原地玩弄着手中的枯草,不时的抬头看看天,看看地,看看远近不等的坟丘,他能感觉到来者的身份。

    在离镜月不远处的地方,几匹马停止了奔跑,“吁…”一阵长长的勒马声后,,只听“扑腾”几声,几个人自马上下来,向净月近处走来。镜月回头撇了一眼,又把头扭了回来。

    这些人中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金鳞铠甲威风凛凛的将军,没有带头盔,头上的发髻被一条米白色麻布捆扎着,身披一件白披风,迎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