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8章 和解(第2/3页)  重生电子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您好,李先生!”卡里朝他点了点头。

    “之前东方电子与ib公司有些误会,我希望两家公司能够真正冰释前嫌。微型计算机市场正在迅速成熟,我们都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技术突破上,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官司扯皮上!您认为呢?”李轩说道。

    其实他这次来纽约的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代表东方研究院与ib公司签署和解协议。之前ib公司对艾康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中,多条专利涉及到东方研究院开发的er一1芯片。双方在经过四五个月你来我往的交锋之后,逐渐开始弥补分歧,走向庭外和解。

    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ib的pc机上市以来销量不振,公司内部要求退出微机市场的呼声开始抬头。ib之所以进军微机市场研发pc机项目,是在弗兰克卡里这个董事会主席的强力推行下的结果。

    pc机上市后在与艾康公司的abc系列电脑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外界普遍评价这是一款平庸的产品,卡里为此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他可不像李轩一眼握有东方电子公司绝对的控股权,在整个公司内部有着说一不二的无上权威。

    卡里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挽回自己的威望,但他又不准备放弃个人电脑市场。ib的基石是大型机市场,这一点卡里并不否认,但ib在这个领域已经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想要继续继续突破非常困难。ib公司想要获得股东和华尔街的认可,必须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而正在迅速成长的个人电脑市场无疑是一座新的金矿。

    卡莉和ib的ce一欧伯尔一致认为,pc机项目之所以失败,还是源于机器性能上的落后。ib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公司,理应开发出一流的产品,而在ab3电脑问世后,pc机在性能上只能算二流。

    当ib公司得知,持有er架构全部知识产权的东方研究院,愿意与艾康电脑公司之外的其他计算机公司合作时,卡里就有了尽快与东方电子公司和解的打算。他希望ib公司能采用er一1处理器,尽快开发出一款全新的32位个人电脑。

    ib公司自己没有32位处理器?ib公司的实验室被誉为美国最强大的实验室之一,其技术储备远不是李轩的东方电子公司所能媲美的,它内部应用于大型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器早已经是32位元。

    但先进不是一款产品的全部,还需要考虑到性价比的问题。ib公司实验室可以找出,多款性能上完爆er一1这枚简陋的32处理器的强大芯片。但那些芯片的造价肯定也同样完爆er一1芯片。

    ib之前的主要产品大型机和中型机,都不是消费电子品,丰厚的利润让ib对产品的成本并不是很敏感。而消费电子品行业,多百分之几的成本可能就会决定一款产品的生死。

    而且ib公司开发pc机时,之所以选择英特尔的8088处理器,而不是选择公司自己厂的处理器,也是因为ib并不是一家半导体芯片制造公司。他的晶圆厂都是为服务大型机产品建造的,无须追求大产能,因为大型机不可能一年动辄销售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

    如果ib公司选择自己研发的芯片,就需要专门建设新的晶圆厂去爆产能,这对ib公司来说风险太大。这也为什么另一个时空中pc机火爆后,ib想自己搞d一s操作系统把微软踢出局,但没想过自己生产cpu取代x86系列。

    而卡里现在也同样没考虑采用ib公司内部的处理器,而是准备采购er一1处理器,来作为ib新型号个人电脑的cpu。对于卡里的这个选择,李轩自然是乐开了花,如果ib能够加入东方阵营,可以迅速奠定er架构在个人电脑产业中的霸主地位。

    因此双方的分歧开始迅速缩小,在1981年即将结束前,东方研究院c艾康电脑公司和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