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竖子为学
董清姝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看尽人世的一个沧桑老妪,虽然面容还是一如当年,但是经历了一些得失和起落之后,就变得淡定了,现在的她只想好好经营飞雪阁,收留那些没有地方可以去的无依无靠的女子,教给她们一技之长,混迹在男人之间虽然被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耻,但是也超脱了寻常女儿家要遵从的三从四德,只要把握好自己的尺度,过的也还算自在。
除了飞雪阁的一些姑娘让自己挂心,其余的牵引着自己全部心思的就是眼前的这一座庭院了,里面有自己的一双儿女,大儿子雪章已经请了启蒙先生,开始认字了,小女儿梅茵每天粘着应儿,吵着要出去看热闹,虽然总会有一些缺憾,但是每次听见院子里面笑语声一片,还是会觉得圆满。
雪章的先生是一个老无所依的从北边过来的老秀才,在迁徙的途中跟自己的家人失散了,找了几年也没有找到丝毫音讯,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董清姝,那时候老秀才已经是山穷水尽的时候的,只差点没有沦落到变成街头的一个乞丐,那时候雪章还不是很大,但是董清姝赠送了一些银钱给老秀才的时候,老秀才酸嚷着无功不受禄死活不肯收下,最后编了一个由头,让他当自己儿子的蒙学先生,才让人家安生下来,本来也只是一个托词,可是老人家就是一把当了真,那时候雪章才三岁多一点,就被老人家拽上了学堂,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小雪章虽然才五岁多一点,但是天子聪颖,已经读了不少的诗书,有时候见自己的娘亲闲暇的时候抚琴,听得很入神,现在成天吵着自己也要学。
就想每天这个时候,自己赶回家是给自己的儿子当先生的,想到这里,不禁微微一笑。
开了门,应儿坐在院子里面缝着衣服,旁边的睡栏里面,盖着薄被,睡得人事不知的就是不满三岁的小女儿了,应儿见自己这个时候回来,连忙起身问自己吃过午膳了没有,董清姝笑着摇了摇头。
于是应儿进去张罗一些饭菜去了,临别前还不忘叮嘱自己好生看着睡着的那个整天磨着她的那个小祖宗,怕她醒来要尿尿。
董清姝感激的点点头,这样的生活场景总是会无端的勾的人伤感,没有其他,一路走过来,幸好应儿一直陪着,看着应儿,心中总是暖和的。
伸手抱起熟睡的孩子,想去看看上学的儿子雪章,还没有走到书房就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内容是陆羽的茶经.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周公云:槚,苦荼。”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耳。.....”
那教书的夫子,就着雪章的诵读,在几案上就着一壶热茶,闭着眼睛跟着节奏摇头晃脑,很是悠闲.
雪章虽然懂事,但是还是有孩子的顽劣,只见他放下,看着夫子,做天真状问道:”夫子,书上所言,茶味甚苦,为何诸多名士仍旧趋之若鹜呢”
夫子深思倦意被人打断,显然有点措手不及,但是马上思索要如何回答孩子的问话.但是回答的比较牵强:”卷六有言,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天育有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于茶更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由此但见其精,诸多圣人先哲推之为美,我辈之人也要效仿其遗德,修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