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道官阶禄(第1/4页)  江南逝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道官阶禄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江南的冬天终于在年关将至之时漫天飞雪。这个世界的人,明明在同一个空间,却生生隔成了两个世界。城郊有生病的孩子被形容枯槁的母亲抱着深夜求医扣门,却无人应答,也有躲在城墙下屋檐下被饥寒交迫致死的脏污乞丐,有丈夫出征多年没有音讯,生计断绝的良家子开着后门迎来送往,也有酒馆里面醉的不省人事的寒门书生。雪一下,本来艰难的日子更加坚硬,就如这寒冷的天子沁人骨髓,冷的心中留不住半丝的温度。朝堂上面天子睡眼惺忪,昨夜残酒未醒,还有一幅画着色之上略有偏颇,心中记挂。有六品官员要上奏目前京都雪害,蔡相见了,一个眼色,就止住了那人上千的脚步。巡察使是守旧一派的人,虽然知道天子不喜,还是将此行前往鲁地的情况说了出来。

    山东灾情严峻,民怨沸腾,山东太守已经上奏征调安西军五千护卫山东境内,镇压逆贼。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直到这时,赵佶的酒才醒了过来。他隐约记得已经有朝臣很多次上奏过山东的情况,自己不胜其烦,加上召见了几个画国大师,切磋之下进益非常,对于国事只觉得更加厌恶,不胜其烦了。但是不管如何,都已经有人举起了反旗,确实不能再听之任之。他问众卿可有良策。众臣不如不知道现在的山东乃是一团烂泥,谁沾上必将会深陷脏污,甚至乌纱不保,一时间人人惴惴,低下头怕对上天子的询问的目光。蔡相一党于朝堂上看着低调,天子不垂问从不会主动进言,但只要天子下问,必会有应对之法。赵佶无奈只好问蔡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目前的危机。

    蔡京沉思不语,良久才说道:“陛下,朝中才拨下去三军粮草,而明年的赋税还没有收上来,如果派人前去赈灾,必然杯水车薪,加上科举在即,臣目前也是分身乏术。”言下之意,朝廷现在穷的叮当响,我现在手上事情多,这事你不要找我。赵佶如何听不出蔡京的言外之意,只是这些年政务全靠蔡京协助打理,才让自己可以专心做让自己自在的事情,现在眼看着自己的肱骨要撂挑子,天子脸上挂不住,却忍着没有发作。留下了蔡京和吏部众官员,其余的都退朝了。

    众臣一直讨论到深夜,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要钱没有,发兵也不行,山东民变要解决,灾情要赈济,没有人站出来一肩挑下大梁,最后还是蔡京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门生犹犹豫豫的谏言,山东灾情民患皆是因为山东三年没有下雨了,据说道教的龙虎山有个法力高深的张真人,可以呼风唤雨,不若派人召见,说不定可以解当下燃眉之急。赵佶闻言,心中一喜,又问众卿的意见,见蔡京首肯,其与众人纷纷附议。大年初三,一队人马出了城门前往江西龙虎山。正月十六,科举如期举行。董清姝的飞雪楼本来就是消息灵通的地方,不知道是谁走露了风声,天子派人去请张天师前往山东祁雨的事情被泄露了出来,一时之间各大酒楼和客栈的掌柜一个个大冷天的额头上面硬是战战兢兢的吓出了汗。只要有学生聚集的地方,必回吩咐小二走过去嘱咐大家莫谈国事。平头百姓的日子本就艰难,若得罪了官府,株连下狱,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就交代了。王梓显自斟自酌的看着京都弥漫的紧张气氛,唇角掠过一丝轻蔑的嘲笑。他还是会时不时的造访飞雪楼,但是已经很少见到董清姝了,他知道自己不是迷恋那个女子,只是有趣的灵魂之间总是会心生亲近之意,这点不管男女都是如此的。他滞留汴京转眼已经是三年,时间匆匆,有的庞然大物已经病入膏肓,而有的巨人已经慢慢长成,他看着时间沿着既定的轨道一步步的向前走,这种控制感让人觉得着迷。

    之前怀疑过飞雪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