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人言可畏(第2/2页)  北宋清泉奇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目光一如既往。

    乾清看了看他的眼睛,恍然间才明白,他们二人性格迥异,数年友谊却绵延至今,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彼此之间的信任。

    友情之根,在于忠。

    乾清声音酸涩:“我争取解出猜画。可是你怎么办?怎么脱罪?”

    厢泉看看乾清,又看看燕以敖,轻声说了四个字。

    “准备撒网。”

    ……

    ……

    汴京城的一月透着阴风,但那寒冷被浓重的年味儿几乎驱散干净了。猜谜呀,大盗呀,正月十五圆月之夜的变数呀,统统使得那些大官小官忙得团团转,但是于看热闹的百姓而言,巴不得事情更大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也更广一些。晒太阳的老人们话变多了,抱孩子的大娘双眼放光地换着消息,互有好感的男女偶然见面,多多少少也能多些话题来谈。

    事情传得沸沸扬扬。一夜之间,说书场子里的人又多了起来。好事者多半会编出不少段子来,只要不触犯了法律,越吸引人眼球,银子自然就越挣越多了。

    但是他们失算了。

    在五更开市之时,汴京城的大小说书场接到了厚厚一沓说书词,不知出自谁手。这说书词写得说不算好,但是实在是太过详细了。它讲了庸城事件全部的始末,夸张却并不虚假,传奇故事却又藏着真实的味道。

    于是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各大说书场的说书人都把词背得烂熟,挂起招牌来了——

    青衣奇盗之庸城记事真相

    夏乾清在正午时起床,待他听到这段说书词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场了:

    “夏家公子夏乾清,虽不学无术,但是这射箭的功夫却是江南一流的。百步穿杨不假,百发百中也是真!一箭射伤了青衣奇盗的左膝盖呐……”

    乾清听得呆了。这段说书词的叙事过于详细,就好像这写段子的人亲身参与过。恐怕只有他自己和厢泉能写出来。若非自己,定然是厢泉所为。

    只听得扶尺一落,说书人讲到高潮时结束。看客们叫好声不断,他这才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场子里都是人,唯独自己所坐的位置附近一个人都没有。他又转头看看,说书人退场,看客们居然都把目光投向自己,议论声不绝,甚至眼带敬佩神色。

    乾清头晕目眩起来——那说书段子里可是点了夏乾清的大名,而且极尽赞美之词。

    见情形不对,乾清赶紧丢了茶钱在桌上,在众人赞赏的目光下速速退场。一向爱出风头的他,第一次觉得脑袋发懵、脸颊发烫,远远听得小二在他身后喊着:“哟!夏公子喝茶,我们免单嘞!”

    乾清像个傻子一样冲了出去,走到街上。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但是路人的目光都变得不一样了。

    不过是相隔一夜,乾清觉得他不认识这世界,可世界好像全都认识他了。

    他有点难以接受这种转变,简直要抱头鼠窜,便灰溜溜的走在街头建筑的阴影里,直奔监牢。走过一路,乾清震惊的发现几乎所有大茶馆门口都挂着“青衣奇盗之庸城记事真相”的招牌,里面都挤满了——这些招牌像是雨后长处的笋,一个一个莫名的冒了出来。

    乾清长这么大,没见过这种场景。仿佛自己一夜之间脱胎换骨,不再是个败家子,成了江南箭神夏乾清。

    除了他之外,转型最成功的人自然是易厢泉。

    他从一个来历不明的、神出鬼没的人,变成了一个神乎其神的断案圣手。小衙门、大理寺,统统由得他呼风唤雨,智慧却不及他一人。

    一夜之间,易厢泉的入狱,成了汴京城十年难遇的大冤案。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