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五章 投资要看人(第2/5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解释到。

    “那就从最贵的喝起”孙班长说:“免得便宜的喝多了,到最贵的一瓶,我们喝不下去了,还没开到洋荦。”

    “屁!”李班长打断了他的话:“从便宜的往上喝。这就好比你先喝好茶,再喝差茶,越喝越没劲,越喝越没盼头,知道吗?好东西要留在最后,这是规矩。还有一点,我问你老孙,你觉得两三千元的酒是差的吗?说话也不怕吡牙?”

    被李班长数落,孙班长嘿嘿傻笑。

    倒上酒后,陈班长给大家示范了醒酒、品酒的全过程,赵班长笑到:“外国人就这麻烦,我还以为像我们中国人喝白酒一样,一口闷呢。”

    大家纷纷模仿起来,谈着自己入口时的感受。

    吃饭的时候,班长说到:“老向,大家都在这里,你还没说,如果大搞怎么样,快说,大搞怎么搞?”

    “大搞的可能性我已经说了,基本不太可能搞得成,所以不说也罢。”向班长谦虚到。

    “要说”孙班长将杯子里的酒一口干掉,忘记了班长的示范动作,恢复了喝白酒的习惯状态:“我们四个人一起来,如果有大搞合作的机会,为什么不搞?”

    在大家的鼓励下,向班长说到:“我原来考虑过开4s店,卖车带修车,顺便把保险代理也挖过来,形成一条龙,像市里面一样,在县城也开一个。”

    “那不是很好嘛”孙班长说到:“我看市里的4s店,那店面要占几千平米,员工得一百多呢。”

    他的话一听,就知道他的注意力在哪里,他考虑员工人数,也是想照顾自家亲戚来上班。

    “但是,我后来深入考察,发现在县城开有毛病,所以就放弃了。”

    “投资的问题先不用太上心,关键是县城经营有什么毛病,你说说看?”班长先给大家吃一个定心丸,我看了班长一眼,按他的安排,我俩配合的进程,就要开始了。 我们俩在外面分析了一下,向班长是没钱但急需要投资,李班长是有钱也愿意投资,赵班长是想投资但没钱,孙班长是想小投资占其他便宜。

    “我考察了市里的4s店,发现了他们赚钱的门道,主要是修车。他们先引进保险公司,让自己所卖的洗车从保养到事故处理修车报销,与厂家与保险公司结成了利益群体,所以,卖车不一定赚钱,但修车赚钱,这就是他们的营利模式。但这个营利模式,在县城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县城,销量最大的车是什么?是面包车,柳州五菱之类,既可拉人又可拉贷,不怕跑山路还省油,对不对?如果我在县城开一个高档车的4s店,一个月卖不了几台车,恐怕要亏死了,所以卖这种低档车就成了唯一选择。”

    “那就卖低端车嘛,投资还少些,说不定我们还有实现的可能”赵班长对投资额大小有敏感,主要还是因为他真的没多少钱。

    “但是,深入了解后,我发现,投资数额也不少。第一,在低端品牌中,一台车的利润也就千元左右,要完成这么多人的工资,就得大量进车,也就是说,对固定资产投入的要求低,但对流动资金的要求高。估计也得四五百万才开得起来,这还不包括其他税费场地租金等日常费用。更重要的是,它赚钱的渠道就只有一个:买卖差价。作为4s店最主要的赢利手段:保养维修,它的功能是不足的,赚钱也有限。如果光靠买车赚钱,那就得扩大销量,但一个县的市场,销量要多大才行呢?况且如此大的销量,需要多少流动资金才可以支撑呢?这些都是大问题,风险。”

    “为什么修车赚钱的利润不高呢?”李班长问到。

    “首先维护保养这一块,你们想想,买面的的师傅,有几个在重视维护保养,或者有几个有时间来维护保养?人家是要拿车拖人拖贷,每天为衣食忙碌,顾得过来吗?他们通常是车子已经有毛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