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九章 格老子雄起(第3/5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邻座就来了几个外地人,口音估计是东北的,其中有一个成都口音的人作东,估计是招待外地朋友。他们倒是高谈阔论,令我兴趣倍增。

    东北人和四川人,都是中国优秀的吹牛大师,我倒要听听,这个成都人,拿什么故事来招待北方的朋友。

    “东北当官的多,四川当大官的人少,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成都人的问题,现场就激发了大家的兴趣,我在一边,也很好奇,看他怎么演绎。

    要说,小说就是讲故事,吹牛也就是艺术了。要吹得感情澎湃要吹得别人想听,还真是个技术活。他的话从问题开关,一下就抓住了观众,简直是教书一般的写作经典了。

    “主要是追求不同。你们东北人,追求霸气,我们四川人追求安逸。所以,结果也就不同了。”

    你看看,先提出结论,这结论本身就不凡,看样子,他举的例子,或许更有听头了。

    “追求霸气的人,要么占山为王或者行侠仗义,要么当个大官或者出个大名,追求的是人人都感受得到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两种力,在官场上才会得到极致的体验,你说是不是?”

    当然有人接话了,什么东北官员多、土匪多,什么人都想出名之类的,好像在自动证明那个成都人推断的准确性。

    “我们四川人的追求是安逸,是自我生活的一种状态,不需要当官发财都可以得到,所以,外人看来没追求,在我们看来,要的就是这种状态。”

    有人附和到,这不就是自得其乐嘛。但得到了纠正:“不仅仅是,还有乐观豁达的因素在。”

    “比如汶川大地震,就有几则真事,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故事要来了,这才是正餐。

    “这么大的灾难,四川人照样雄起,这就是乐观。当时地震时,我们成都也是蹦迪的感觉,地板喝了酒,墙走我不走。”

    这个形容简直绝了,活灵活现,这是个语言大师啊。

    “当时,人民公园几个阿姨打麻将,突然地面跳起来了,但她们没跳,她们的第一反应是,马上按住自己在桌上的麻将牌。等地震平稳了些,一个阿姨摸了张牌,说到:自扣,要不是刚才地板跳了几下,我非要整个七队,算了,屁和,给钱!”

    听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汶川一个小伙子,被埋在废墟里几天了,俄罗斯救援队来了,花了好几个小时,才把他从黑暗中挖出来,他出来一看,怎么全是蓝眼睛的外国人,吓了一跳,说出了这几天来的第一句话:格老子,这地震还凶喔,一家伙把老子震到外国来了。”

    这种跳跃式的举例,有特定,如果电影中的蒙太奇,非常有画面感和代入感,收获了笑声和激烈的评论。

    “最恼火的,还是国家。”

    我听到这里,就知道他又要幽默了,所谓正话反说,即如此。

    “派出了好多心理专家,说是要医治四川灾民的心灵。四川人,有心灵问题吗?太看不起人了。这些专家倒是很尽职责,到处灾区都考察过了,他们看到的是,在救灾帐篷里,最多的根本不是哭声,是麻将声,家人死了好几个,他还在麻将桌上,这有什么心理问题?专家表示自己无用武之地,又不敢这么早回去向国家交差,就只好陪灾民们打几天麻将。后来,专家毕竟是专家,还是看出了关键问题:只要打麻将让他们赢,他保证心情高兴。专家为了完成国家任务,把路费都输光了。有的没钱回去的,现在还在四川麻将馆呢。”

    这就比较荒诞了,但听起来有趣就行。不管合理不合理,关键是客人要开心。

    有人问,四川人怎么这么淡定,没心没肺的样子。

    “这是传统,四川人天生就是这样的。自己的苦难自己扛,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