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七章 喝个文化酒(第2/5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来,回头对服务员说到:“中午吃完了,我们不走,包厢留下,你上些茶,晚餐还在这里,跟你们经理说一下。”

    “好的,苏总。”服务员出去了。看样子,小苏是这餐馆的常客。

    “晚餐我买单,小苏,学了人家的知识,不付费是不行的。”李茅喊到。

    小苏跟我对视一笑,对李茅说到:“我也是为庄哥的知识买单,哥哥,我们今天是殊途同归呢。”

    李茅说:“少跟我来那一套,各是各的账,但需求是一样,要不,我们三个怎么是兄弟呢?”他率先拿起酒瓶,说到:“杯子拿到这边来,我先倒上,今天谁也不许耍滑头。”

    这酒席就开始了。

    我问到:“李茅,最近,你在读什么诗词呢?”

    “那当然是唐诗了,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宋词肯定是读不懂的,对不对?”

    “宋词也有浅显的,当然,作启蒙教育的,唐诗是对的。你给孩子读诗,孩子虽然不一定懂,但收益却是明显的。至少有两种收获,然然估计是考虑到这两点,才给你下任务的。”

    听到我肯定然然的观点,李茅来兴趣了。“庄哥,细讲细讲。”

    “第一点,语言美,中国文字的语言美。孩子在听你朗诵时,他听到了平仄起伏的音韵,他听到了抑扬顿挫的节奏,对不对?”

    小苏迅速说到:“是的啊,唐诗的节奏,几乎就是汉语最普通也是最美的节奏,五个字的,七个字的,等等。”

    “还有新乐府呢,还有古诗呢,好多字一字,但都有节奏。”李茅补充到。

    “你们说得都对。汉语本身的美感,对孩子熏染的是美育。可以这样说吧,我们每个读唐诗长大的中国人,都有相似的审美情趣,比如对比、铺排、拟人、对仗、赋、比、兴等,这是进入我们骨子的东西。可以这样说,不论国籍肤色和地区,只要能够充分体验唐诗中美感的人,都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两人突然鼓起掌来,这让我有点意外。

    “第二,许多唐诗,都包含了相应的故事。比如《长恨歌》中的大历史,比如《长干行》的小爱情。这些故事,恰恰是中国历史最生动的传承。当你发现,你与古人在同一件事情上有同样的感情冲动时,你是不是觉得,中国人历来就该是这样子?这是什么?这是文化传承,这是中华文脉几千年不断的秘密,将情感、故事都凝结于美中,怎么割舍得了?”

    两只杯子举过来了,都是双手捧着的,他们敬我酒,我也不客气,饮了。

    “这些故事中,有普通简单的情感和态度,也有复杂的人生启迪。可以这样说,一本全唐诗里所包含的内容,既可以给一个刚说话的小子启蒙,也可以给最具思想能力的教练的哲学家思考。也就是说,它所包含的内容,下没底线,上不封顶,真正是个海洋,甚至比海洋还大,如同无边的虚空。”

    “这就高妙了,这就高妙了。”李茅感叹到:“估计然然都没考虑到这么远,我记下这个观点,下一次跟她讨论时,也可以居高临下一盘。庄哥,今天,我们兄弟三个人在这里,要不,你挑个故事来讲,让我们也启迪启迪,好回去给老婆上课?”

    我看了看小苏,他居然也感兴趣:“我老婆也天天给孩子念唐诗,不过,我要让她知道,我才是高手,庄哥,教我们呗。”

    我想了想,想找一个复杂的有内涵的故事。

    “我们三人喝酒谈诗,是不是有点装?”这是李茅的声音。

    “难道,我们三个不是文化人?都上过大学的。我们三个不是朋友?都在一起睡过,啥事谈不得?女人谈得,诗就谈得!”这是小苏的铿锵。

    “对了,关于三个朋友的故事,我想起一个故事来,与唐诗里三个著名的诗人有关,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