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九章 构建知识树(第2/5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三无漏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三三昧,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明、解脱、念、慧、正忆”。

    一者、四念初。(1)观身不净;(2)观受是苦;观心无常;(4)观法无我。

    二者、四正勤。(1)为除断已生之恶,而勤精进。(2)为使未生之恶不生,而勤精进。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进。(4)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长,而勤精进。

    三者、四如意足。(1)欲如意足;(2)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4)思惟如意足。

    四者、五根。(1)信根;(2)精进根;念根;(4)定根;(5)慧根。

    五者、五力。(1)信力;(2)精进力;念力(4)定力;(5)慧力。

    六者、七觉分。(1)择法菩提分;(2)精进菩提分;喜菩提分;(4)轻安菩提分;(5)念菩提分;(6)定菩提分;(7)舍菩提分。

    七者、八胜道分。(1)正见;(2)正思惟;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

    八者、三解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

    九者、三无漏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又称: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1)若诸学者于诸圣谛未已现观未得圣果。所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未知当知根。(2)若诸学者于诸圣谛。已得现观已得圣果。所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已知根。谓诸无学者。若阿罗汉、若独觉、若诸菩萨已住十地。若诸如来应正等觉。所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为具知根。如是三根。若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者,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十者、三三昧,(1)有觉有观三昧。若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是为有觉有观三昧。(2)无觉有观三昧。若初静虑第二静虑中间定,是为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若第二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是为无觉无观三昧。如是三三昧,若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者,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十一者、明、解脱、念、慧、正忆。(1)明者,三明;(2)解脱者,有为解脱,无为解脱。念者,十念。(4)慧者,十一智慧;(5)正忆者,随诸法实相观;如随身法观一切善法之本。

    十二者、八背舍。(1)内有色相外观色,是初背舍;(2)内无色相外观色,是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是三背舍;(4)过一切色相故,灭有对相故,一切异相不念故,入无边虚空处,是四背舍;(5)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是五背舍;(6)过一切无边识处,入无所有处,是六背舍;(7)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是七背舍;(8)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八背舍。

    十三者、九次第定。(1)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2)灭诸觉观内清净故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二禅;离喜故,行舍,受身乐,圣人能说能舍,念行乐,入第三禅;(4)断喜乐故,先灭忧喜故,不苦不乐舍,念净,入第四禅;(5)过一切色相故,灭有对相故,一切异相不念故,入无边虚空处;(6)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7)过一切无边识处,入无所有处;(8)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9)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

    复有出世间法,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是名出世间法。

    龙树菩萨曰:“复次,八背舍、九次第定、十八空、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