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七章 破公案手册(第2/3页)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自心性方寸。这里通过假设提问,来为将来有疑惑的修行人开示:

    1、如来法身若只是以上所述这样,为何还有好相貌的佛身呢?

    道信禅师回答:正因为如来的法身清净圆满,所以一切万相全都在这法身中显现,而法身并无心在运作。就好像水晶镜悬挂在高堂,一切形象都显现在镜中。镜子没有心,所以能显现种种形相。

    修行人若能把心完全修清净,就能知道如来永不说法,这就是具足多闻。闻的意思,就是完全无相状。所以经文记载:‘缘于众生有无量种根性,所以说法无量;因为说法无量,所以也叫无量义。’无量义,都是出于一法。这一法,没有相状。没有相状,就是实相,就是彻底的清净。这是真话,这就是证悟。

    禅坐时候,会觉醒。当心刚开始运行时,随顺这心缓缓流注,完全感知到心在哪里。然后以金刚智慧呵责它:‘这心就像草木一样,并不存在区别的感知。’感知了,又像什么也不知道,这就叫一切智,这就是菩萨一相法门。

    2、如果弟子问:什么样的人是禅师?

    道信禅师回答:不被安静、纷乱环境烦恼,就是好禅师。用功修心的人,若常停留在止念上,心就会沉

    没;若长久停留在观想上,心就会散乱。

    3、如果弟子问:如何能开悟,心得明净?

    道信禅师回答:

    1)修行人也不念佛、也不捉心;也不看心、也不筹量心;也不思惟、也不观行、也不散乱。直行任心运用,也不令心去,也不令心停留。独自完全的清净,到达究竟处,心自然明净。2)修行人或通过认真观察,心得清净,如同明镜;3)或历经一年,心得改变,显现出明净;4)或历经年,心得改变,显现出明净;5)或听人解说,开悟明白;6)或不须听人解说,就开悟明白。

    所以参学者开悟的方式不同,存在这些差别。今天只是粗略列举,不同根缘参学者的开悟门径。作为导师,必须要会识别。

    4、身相、佛国的意思

    华严经记载:‘普贤菩萨的身相,犹如虚空。这身相就是这般的依托着,它并不依托佛国。’若能理解这话,那么佛国也是同样道理。它不依托‘这般’、也不依托‘佛国’。

    5

    、要知道,修学者有四种人:1)明白佛法、有相应行为、证悟了。这是上上人。2)明白佛法、无相应行为、证悟了。这是中上人;3)明白佛法、有相应行为、未证悟。这是中下人;4)未明白佛法、有相应行为、未证悟。这是下下人。

    6、如果弟子问:临命终时,怎么作是观行?道信禅师回答:必须直行任运心性。

    7、如果弟子问:念佛要面向西方吗?

    道信禅师回答:要知道,心本来不生不灭,完全的清净。心就是清净佛国,所以念佛不必朝向西方。华严经记载:‘无量劫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包含了无量劫。’要明白,一个方位包含了无量方位,无量方位也就是一个方位。佛向接受力弱的众生,说要面向西方,这并非是在对接受力强的人说。

    行持深的菩萨,自愿进入生死,教化救度众生,却没有喜爱上什么。若是观众生还有生死,感觉自己是救度者,众生是被救度者,这就不叫菩萨。救度众生,如同救度虚空,何曾有过‘来去’。(所以也没有西方,或哪个方位)

    四、循序渐进的证悟

    金刚经记载:‘灭度无量众生,实际上并没有众生灭度。’1)所以,初地菩萨刚刚证悟时,明白一切都是空的。2)之后,进一步证悟,明白一切都是不空的。这就是‘无分别的智慧’。

    万物也是形象,也是空的;并非心是把物象灭去,看成空。物象的本质,就是空。所以菩萨修学,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