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空中看太极殿(第1/4页)  骑凤观音救唐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继位不久,隋炀帝以高句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句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到涿郡集中。

    次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号称二百万,隋炀帝御驾亲征高句丽。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展开。高句丽兵依辽水据守,数日后隋军浮桥接成,依次渡河,歼灭东岸的高句丽军万余人,乘胜围攻高句丽的国都国内城。

    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边打边退,引诱隋军,致隋军疲于奔命,宇文述见将士疲惫已极,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难拔,遂被迫还师。高句丽军乘其后撤,从四面抄击隋军,致使隋军死伤更大。

    第二年c第四年,隋炀帝又发动二次攻高句丽之战。最终皆以失败告终。同时,山东有一个自称“知世郎”的王薄,利用人民厌战的情绪,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鼓动百姓起事造反,随后,瓦岗寨李密起义,带动了全国,起事造反的部队多到120多支。

    以后就是唐高祖李渊看见隋朝灭亡已成定局,太原起兵争夺天下,说到这里,你们三人都是亲身经历,自不必多说,最后可怜大隋二世而亡。可以说,隋朝实际上是间接亡于征高句丽之役。这一点才是我要强调的,战争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打则必赢方可。

    当然,正是有了隋炀帝那一仗,虽然死伤200多万人,也基本扫荡了高句丽全境,虽然战败,但这一战也让高句丽整个民族丧胆多少年,既使高句丽因此转入防御,不敢贸然进犯我们,因此,何时打,何时收复,还不是我们说了算,隋炀帝到底是给我们打下了基础。不是吗?我们完全可以准备好了,再说,毕竟这是场大战。

    房玄龄c杜如晦c李药师和巧妹妹都说了一些,我们的观点基本一样,房玄龄也完成了这个如同国家长期的扩土c安邦计划。

    又喝了一会茶,房玄龄说道:“明天我们去早朝,贤伉俪也应该休息了,大恩不言谢,告辞了,明天见。”

    上午辰时已过,李药师派人来告知,他们几个人还在皇宫里,皇帝说到下午申时,前来接我们夫妇二人,同时也对我们昨天晚上的建议给了很大的好评,可能要在皇宫吃晚饭。

    我和巧妹妹对来人说道,申时以前,我们会在客栈相候,如果我们不在客栈,可以在旁边的胡姬酒肆里面去找我们。我和巧妹妹说,时间还早,我们到空中去了解一下长安整个地貌,完了去胡姬酒肆吃饭好吗?

    巧妹妹变成喜鹊,我们从客栈窗口飞出,飞得高了一些,看了下整个长安地貌,长安南高北低,基本是正方形,街道横平竖直,街道两边全是有十几年树龄的行道树,长安的建筑,很符合中国的传统风水学,所谓“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

    宫城c皇城c外墎平行排列,以宫城象征北极星,以为天之中部;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征环绕北辰的紫微垣;外墎城象征向北环拱的群星。

    从六坡的高度看,地势从南到北渐次降低。那么宫城所处的位置则相对较低。不把宫城设置在最高处是另有原委。根据天上星宿的位置,最为尊贵的紫微宫居于北天中央,它以北极为中枢,东c西两藩共有十五颗星环抱着它。

    紫微宫即有皇宫的意思,皇帝贵为天子,地上的君主和天上的星宿应该相对应,因此,把皇宫布置在北边中央位置。而且北边有渭河相倚,从防卫的角度看,也比较安全。

    九三之坡,“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如果把百官衙署放在这里,正可以体现文武百官健强不息c忠君勤政的理念。于是宫城与皇城分别被布置在九二和九三坡地上。

    九五却最尊贵,所谓“九五至尊”,属“飞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