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4/5页)  白话仙佛奇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罢了。”于是他站在高处唱起赞颂百丈大师的歌:“灵光独耀,迥脱

    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无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他的师父听罢感到有所觉悟。古灵神赞禅师后来住在古灵,收徒讲经历时数

    年。临近辞世时,他声如钟声般对徒弟们说:“你们这些人还认识无声三昧

    吗?”众人说:“不认识。”禅师道:“你们不要想其他的事情,潜心静听。”

    于是众人都侧耳静听,禅师却在此时安然逝去了。

    【原文】

    师本姓陈,生而状貌奇伟。顶骨山立,声若洪钟。幼入大中寺听习律乘,

    尝念徒自勤苦,而未闻玄秘,乃孤锡远游,行脚四方。后遇百丈开悟,始回

    本寺受业。师问曰:“汝行脚数年,得何事业?”曰:“并无事业。”遂遣

    执役。一日,其师澡浴,命师去垢。师乃拊背曰:“好座佛殿,而佛不灵。”

    其师回首视之,师曰:“佛虽不灵,却会放光。”又日,其师窗下看经。蝇

    子投窗,钻纸求出。师曰:“世界如许空阔,却不肯出,乃钻故纸。”其师

    置经问曰:“汝遇何人,发言屡异?”师曰:“某甲蒙百丈和尚指个歇处,

    今yù举报慈德耳。”乃登座举唱百丈门风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

    真常,不拘文字。心xìng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其师言下

    感悟。师后住古灵,聚徒数载。临迁化,声钟告众曰:“汝等诸人还识无声

    三昧否?”众曰:“不识”师曰:“汝但静听,莫别思维。”众皆侧耳,师

    乃俨然顺寂。

    从谂禅师

    落尘应扫地,吃粥当洗钵

    赵州从谂禅师本姓郝,小时候就在本州扈通院跟随师父剃度出家。后来

    到池阳,参拜南泉大师。南泉大师正躺着休息,便问禅师道:“现在你离什

    么近?”禅师答道:“离瑞像近。”大师又问:“你看到的是立瑞像吗?”

    禅师道:“不见立瑞像,只见卧如来。”大师问:“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

    主沙弥?”禅师说:“有主。”大师问:“主在什么地方?”禅师说:“仲

    冬严寒,敬请师父您珍惜保重身体。”南泉大师因此十分器重从念禅师。于

    是禅师趁机问道:“怎样才是道?”南泉大师说:“平常心就是道。”禅师

    说:“还可以说得再浅显些吗?”大师说:“再浅显就不正确了。”禅师说:

    “不浅显些怎么知道是道呢?”大师说:“道无所谓知与不知。知道是虚妄

    不实,不知道是没有记xìng,如果是真正觉悟,那就象天空一样广阔无垠,何

    必非要论出是与非呢?”禅师在这番教诲下顿觉领悟,于是前往嵩山受戒,

    然后又返回南泉。有一天,他到五台山游览。有个僧人作了一首偈语劝他留

    下:“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

    祥。”禅师说:“干什么才是正眼?”那僧人无言以对。有一天,禅师扫地,

    有个僧人问道:“朋友,为什么会有尘土?”禅师说:“尘土从外面而来。”

    又有一僧人问:“清洁干净的佛寺,为什么还要打扫?”禅师答:“让这里

    再清洁干净些。”寺庙中有一座石经幢,被风吹折。僧人问禅师:“石经幢

    是作为凡物而去呢,还是作为佛物而去呢?”禅师说:“落地而去。”有个

    僧人问:“什么是信徒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