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突入辽山(第1/2页)  纵兵夺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句丽国中局势诡异,各地大加在汉军进驻后明显察觉到形势出了问题,狗加率先举兵勤王前往国内城,要去保卫大王拔奇。兵马离开部落不过六个时辰,便在要道与恒江南驻军的乌桓峭王苏仆延狭路相逢,交兵三日死伤部众两千余,只得败走西面,紧跟着被司马朗领辽东郡国兵击破。

    天下有数不尽的郡县,但如果说哪个郡的郡国兵战力最强,那毫无疑问是辽东郡兵,虽然他们有个土得掉渣的名字被称作田卒,比起什么丹阳兵、乌桓突骑太过弱势,但他们的战力却不可谓不强。

    追究辽东田卒的家乡,有幽州人也有冀州人,大多是囚犯、强盗、山贼、马匪这样的出身,再了就是张举张纯败绩后流浪在幽州各地的溃兵与流浪武人,再不济也有过几年战场生涯。燕北领一众叛军从中山国打到赵郡邯郸,又从邯郸城打回辽东老家,靠的就是这批人的齐心戮力。

    战死者不再多说,都躺在辽东大墓,那些战场受伤侥幸捡回条性命的老卒,便都留在辽东郡投入沮授当年的屯田策中,大肆开荒,从此有了田卒之名。自燕北离开辽东统治幽州从这里走向争霸天下的路,各地郡国兵重新整备操练乡勇,是为各地预备兵,随时准备投入最激烈的战场,以供不时之需,辽东田卒也不例外。

    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皮甲与兵刃,甚至当年离过战功的还拥有铁铠,虽然有不少是伤兵,但能耕得了田的大多没落下什么残疾,真有残疾的都被充入燕氏商队或下至乡亭操练兵卒去了,他们除了年岁大些,都还有一战之力。爱书网

    年月的增长会让他们的身体不复强壮,却也让他们拥有更高的战技,每个派上战场的辽东田卒,都是精锐。

    高句丽狗加面对司马朗部下田卒与赵威孙的校尉部,转眼便被打得七零八落,就连狗加的首领都在战阵中被赵威孙用强弩队射死,割了首级悬在他们的城郭下。在宣布投降不屠城的消息后,转眼高句丽五部之一的狗加便向汉朝臣服。

    谁都不想再重蹈纥升骨城的覆辙。

    比起赵威孙与司马朗的职责,恒江北岸驻守的蹋顿便稍嫌无趣,离他较近的消奴部、绝奴部本就非国中强势大宗,眼看汉军势大,反倒率先投降,为蹋顿部下的乌桓军献上酒食,举意臣服。

    最难过的是北方辽山下的成律归了,以五千鲜卑精骑堵三万高句丽兵马之后路,还要给他们送粮食让他们继续北攻。这本是个轻松的活计,只是放在成律归身上,便不是那么快乐了。

    鲜卑与高句丽,追溯根本二族构成应所差无几,就像鲜卑与乌桓一般,早年东胡分裂一支迁居乌桓山,称乌桓;一支迁居鲜卑山,称鲜卑;高句丽也差不多,尽管统治者是高句丽五部夫娄部王族,但国中百姓是一样的。

    早年属东胡种的扶余国夫娄部领消奴、绝奴、顺奴、灌奴四部出扶余,南面征服秽貊人建立高句丽,这也是高句丽作为半牧半耕文化的来源,本身就是马背奴役农耕而建立的国家。当然了,这其中也少不得汉人的身影,高句丽丞相莫离支的莫,指的便是张颌的家乡,河间鄚县。mwoquge

    在这其间,扶余国的游牧传统给了张辽很大助力,最大的帮助便是得到数不尽的战马、驽马,否则也无法如此顺利地实施战法。数目远超常备战马带给张辽部无与伦比的速度,尤其在扶余国聚兵北向为田畴所引诱后,国中南部九成兵力皆在辽山与高句丽决战,给张辽创造进攻空档,使其在方圆数百里之地立十余隐蔽处补给地,留存战马、粮草,以供军士周转,各曲兵马以吴国伍子胥疲楚的战法游击袭扰各地,见小兵则击,见大军则遁,取得非凡战果。

    而张辽在扶余国北部的作为便使得扶余国支左诎右疲于应付,无论南方张辽还是北方田畴,都不是他们能够轻易击败的。

    辽山大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