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填列“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项目?
55. 怎样填列“固定资产报废损失”项目?
56. 怎样镇列“财务费用”项目?
57. 怎样填列“投资损失(减:收益)”项目?
58. 怎样填列“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项目?
59. 怎样填列“存货减少(减:增加)”项目?
60. 怎样填列“经营xìng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项目?
61. 怎样填列“经营xìng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项目?
62. 怎样填列“增值税增加净额”项目?
63. 怎样编制会计报表附注?
64. 怎样编写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五篇报账篇
1.什么是结账?结账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结账,就是把一定时期内应记入账簿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后,计算并记录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据以编制会计报表,并将余额结转下期或新的账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的结账程序及方法是:
(1)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
(2)结账时,应当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需要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应当通栏划双红线,年度终了结账时,所有总账账户都应当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3)年度终了,要把各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2.结账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查明在这个时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已经全部取得凭证,并已记入有关账簿。
(2)清理债权、债务,该索要的及时索要,该偿还的及时偿还。
(3)已经生产完成的产品、半成品及时结转数量、成本。
(4)通过财产清查而发现的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应及时按照规定转账。
(5)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将应当归属于本期的收益、费用和应该摊销或预提的费用,进行整理、计算、入账。
(6)将各种收入、成本、费用、销售、营业外收入、支出等有关计算成本和财务成果的各账户余额结转有关账户。
3.结账时怎样根据不同的账户记录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1)对于不需要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的账户,如各项应收款明细账和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等,每次记账以后,都要随时结出余额,每月最后一笔余额即为月末余额。也就是说,月末余额就是本月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的同一行内的余额。月末结账时,只需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之下通栏划一单红线,不需要再结计一次余额。
(2)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的收入、费用等明细账,每月结账时,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下面划一单红线,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在下面通栏划一条单红线。
(3)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某些明细账户,如产品销售收入、成本明细账等,每月结账时,应在“本月合计”行下结计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发生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