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咸宜和亲(上)(第1/2页)  相门王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郁久嘉明既然派人来长安求和,自然是对皇室成员也做过些功课的。

    更何况李治歌的年纪和子嗣情况本来也不是什么秘密。

    皇帝尚且只有二十多岁,怎么可能会生出十四五岁适龄待嫁的公主呢?

    更何况如今郁久嘉明的身边已经有了碧瑶这个解语花,两人正是如胶似漆分不开的时候,如今来还来谈和亲,难道真的是熏心到这个地步了吗?

    话又说回来了,你郁久嘉明已经有了正妻,难道我们堂堂一个大国公主,要远嫁到笛棉给你做妾室,在你正妻面前伏低做小?

    莫说娇生惯养的公主们受不了这个罪,就是传出去也好说不好听,有损皇家颜面啊!

    一众大臣各怀心思,李治国则面露愠色,紧紧地握住了龙椅的扶手,由于太过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了。

    郁久嘉诫自然也感觉到了这尴尬的气氛,正要开口解释,身侧却传来一个老成持重的声音。

    原来正是柔然公主的教书先生开了口。

    “陛下息怒,我等自然知道陛下的公主尚且年幼,不敢动那个心思。我们大王已有正妻,两人相濡以沫恩爱非常。贵国公主嫁过去自然是要做正妻的。我国的嘉诫王爷尚未娶亲,早闻咸宜公主风华绝代c才思敏锐,因此有意求娶。还望陛下成全了这桩好事。”

    慕丞相眼睛微眯,心中已是明了。

    难怪笛棉要特意派个王爷当使者,原来是来解决他的终身大事的

    咸宜公主是先帝最小的女儿,其母安氏身份低微,生下了公主之后才被先帝封了个嫔位。

    这位公主名份上虽说是李治国的幼妹,但在先皇时期就并不受宠。等到李治国即位登基,原本就和这位幼妹有些生分,再加上咸宜公主少言娴静,就更加没有存在感。

    正因为如此,如今年已十七八岁,竟然还未婚配。

    李治国略一思忖:只要这位妹妹同意和亲,自己也并没有什么舍不得的。既然安嫔已经去世多年,想来咸宜公主也对皇宫没有什么留恋,只要让皇后去好生劝慰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来她也不会拒绝。

    “咸宜公主可是深得太后宠爱,朕也做不了她的主,还需跟太后商议一番。只是布帛马匹之事,朕决不答应!若你们坚持要勒索财物,不如尽早回去吧,别再打这不切实际的如意算盘!”皇帝沉声说道,目光落在郁久嘉诫的身上。

    嘉诫不敢多言,自己只是个使者,自然不敢擅自做主。

    倒是那位教书先生从容不迫地回话道:“臣等只是前来求和,至于具体条件,还需要陛下和我家大王再做定夺才是。”

    那话里的意思就是:我俩就是来传话的,条件也不是我们俩提的。您要是有啥火气啊,也别往我们身上撒,你找我家大王郁久嘉明去

    既然条件谈不到一起去,那自然是不欢而散了。

    待到嘉诫和先生回到驿馆,便立刻写了书信,飞鸽传书到笛棉。不过几日,便收到了郁久嘉明的亲笔回信,只道是:金银财宝不要也可,咸宜公主和诫弟你天生一对,不可错过良缘。

    嘉诫心中苦笑:狗屁的天生一对,连面都没有见过好么不过是为了政治利益,还能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嘉明兄果然是脸皮很厚啊。

    又转念一想,若是真能娶了咸宜公主,自己就成了李治国的妹夫了,那从今往后在笛棉的地位便也稳固了些,郁久嘉明想必也不敢再对自己动什么坏心思。母亲和兄长也能过得安稳些了。

    既然嘉明已经放话不要锦缎马匹,只求和亲。那李治国自然也没有什么异议了,十分满意,好酒好菜地设宴招待了一行来使。

    锦绣宫原本是安嫔的住所,安嫔死后,咸宜公主便独自居于此处。

    锦绣宫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