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六章 平定(第1/2页)  农园似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来,只以为是一场小小的叛乱而已,没想到叛党之间居然隐藏着前朝大内高手,还是刘福生认识的人。说来,刘总管也是前朝留下的,当时在暗卫营也算是个小小的统领。

    在太上皇带领义军冲破皇宫的时候,前朝皇帝把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子,托付给当时暗卫营的教头。那教头原本是桀骜不驯的江湖之人,一次被仇人追杀的途中,遇上了微服私访的前朝皇帝。前朝皇帝让人救下了奄奄一息的他,并且帮他把仇给报了。

    江湖人大多讲江湖义气,这位教头更甚。他认为自己的命是前朝皇上救的,便立下毒誓相追随,替前朝皇上卖命。暗卫营就是这位教头一手建立的,里面的暗卫也都是他训练出来的,无论哪个挑出来,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前朝皇帝临危托孤,希望自己唯一的血脉,能够延续下去,并伺机复国。当时,暗卫营的教头,带走了大半忠心耿耿的手下,剩下的让他们潜伏在京中,等待时机和命令。

    这暗卫营的教头带着小主子,蛰伏了近三十年。留在京中的暗卫,从心存希望,到慢慢绝望。以这时候的医疗条件,孩童成活的比例不是很高,刚刚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孩子,由一帮粗心的大男人带着,四处躲藏,难免会发生意外。

    留在京中的一批暗卫,有忠心耿耿的,一直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并且瞅准机会把他们送进皇宫,苏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有随着时间流逝,心思摇摆不定的。这些人,有的离开京城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有的却动了心思,想要用暗卫的秘密,换取荣华富贵。

    最终,暗卫中出了叛徒,许多暗藏在京中跟他有联系的前朝暗卫,被一一挖了出来。一直潜伏在偏僻宫殿中的刘福生,就是被叛徒出卖的一个。

    当时还是皇帝的太上皇,戎马一生,快意疆场,对于自己卧榻旁竟然有这么多前朝的余孽,大为震怒。在京中兴起了一场血雨腥风的追捕屠杀活动。前朝暗卫损失惨重,十不存一。幸存的暗卫,见在京中待不下去了,便悄悄离开京城,按照教头留下的暗号,跟教头和小主子他们会合。京中前朝暗卫营的人,几乎被连根拔起!

    刘福生大总管,当时即便被处以严酷的刑罚,浑身鲜血淋漓不成人形,依然咬牙没有供出自己的同党。可被捕的那些人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那么硬气。

    当时,前朝已经灭亡近二十年了。这些暗卫潜藏在各行各业,有些人安稳日子过久了,就失去了血性和忠诚。有了这些人的交代,加速了京中暗藏的余党的灭亡。而那些以为能够“坦白从宽”的叛徒们,也被秘密处决了。反倒像刘福生这样坚贞不屈的人,得到了太上皇的欣赏,留存了下来。

    太上皇对这些忠心为主,有信仰有坚持的人,心存几分善意和敬意。他知道,一旦收获这些人的忠心,就能获得誓死相随的助力。经过数年的善意相待,就是石头也该焐热了。

    刘福生当初净身进宫,本不是自己本意,他为了前朝皇帝去了做男人的权利,又替前朝皇帝排除了不少异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当时还是不惑之年的刘福生,在已经归顺的同伴的极力说服下,也慢慢地软化。

    当时的太上皇丝毫不以他们是前朝余党而架空他们,反而把他安置在身边,管着宫中的大小事宜。可以说,宦官中出了太上皇贴身的老总管外,也就数得上他了。

    毕竟,他前朝余党的身份,让堂上许多文武大臣忌惮,进谏的折子中,屡有罢黜他监禁他的提议。不过太上皇都,准是余姑娘亲手炒制的野茶。所有的疲惫和伤痛,似乎都随着这茶水消散了。

    “余姑娘,您太小看我们家主子了!”刘福生总管轻舒一口气,继续讲述着战场上那场厮杀。

    前朝暗卫营的教头,见阳郡王主动上来“受死”,便决定趁机把这个平叛大首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