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二章 临近前夕(第1/2页)  相思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心心去京城住哪里?总不可能住商铺后面或租赁房而住吧?”谢老爷还是不放心,女儿单独去京城。

    君非凡显然已经考虑清楚,他把想法告诉谢老爷:“刚好上个月,一位姓周的御史告老还乡,他要将安泰坊的房子出售。因为那房子比较小,只有两进,所以一直没卖掉,他又急着回乡,我就把它买下来了。我今天回去就传信,让他们把房契改成谢叔叔,谢妹妹去京城就住那里。那里周围大部分都是官员,距国子监孟大人家,也只隔两个胡同,十分安全,谢妹妹也可以和孟小姐做伴。”

    “那就太好了,多少钱我拿给你。到时候再买点丫鬟婆子,我也放心了。”谢老爷看君非凡这样安排,觉得也很妥当。

    君非凡知道,房子钱是一定要收,才能安谢叔叔的心,而且谢家也不差钱,所以很干脆的说:“房子不贵,就两万两银子。不过京城人员复杂,还是不要随便买下人。就把谢叔叔店里伙计的家人,招几个机灵的用着,我再找几个,知根知底的老嬷嬷打理,谢妹妹再带着安青和安红,就可以了。”

    “好!我再让谢贵,跟着去打理外院,也方便驾车,有你照应着我也放心点。”谢老爷对这样的安排,也很满意。

    商量妥当,君非凡也打算明日启程,早日回临安,京城里的事宜还需要要安排。那房子要装修,也要安排下人,还有家俱摆设也要换过,自己忙完,要尽早回京城。

    等君非凡走后,留下谢老爷,在书房里坐了一宿,谢怡心也辗转反侧,天将拂晓才困极睡下。

    京城的杨昭武,对谢怡心的即将到来,一无所知,他此时,正忙着郡主府设粥场施粥。今年的京城比往年寒冷的多,大雪一下就是半月,雪一刚停,很多权贵和宗室,都自觉设了粥棚施粥,救济乞丐和穷苦人家。

    郡主府也在此列,往年都是郡主主持,今年因为杨昭文又病了,所以粥棚事宜,一概都交给了杨昭武主持。

    其实搭粥棚施粥的人家中,也不乏沽名钓誉之辈,在粥里加陈米,加沙粒,或米粒稀少,粥可照人的不在少数。但杨昭武要求,郡主府的粥棚,不能有猫腻,必须用好米,粥要稠。为此还处理了,一个中饱私囊的郡主府采办,一时间在京城好评如潮。

    而在这次,救济乞丐和穷苦百姓的行动中,另一家大受好评的是承安伯府。承安伯府主持的人是叶融融,她没有施粥,而是在粥棚里设了几口大灶,每日蒸馒头发放乞丐和穷苦百姓。

    一时间,京城的乞丐和穷苦百姓,都以喝到郡主府的粥,吃到承安伯府的馒头为荣。有好事者,将杨昭武两救叶融融的事,大肆宣扬。称两位为,天造地设的一对命定姻缘,吹捧者众多。

    这日,下朝回府的杨尚书,对郡主说起此事,也是赞不绝口。“郡主,我看承安伯家的叶融融不错,昭武既救了她两次,也是有缘,听说她心慈又能干,不如就定她吧?”

    郡主为夫君解下,银鼠大氅掸掸雪花,再在衣架上仔细挂好。笑着说:“这叶融融家世不错,人也贤淑温柔大方,只是容貌过甚,恐不是后宅之福。”

    杨尚书一想,的确如此,娶妻娶贤容貌在次等,太过绝色是祸非福。遂笑道:“郡主,为夫只是说说而已,昭武的亲事,你全权负责。”

    郡主与夫君对坐暖塌上,闲聊道:“夫君也知道,我父王和公公都手握重兵,圣上又迟迟未立储,昭武的亲事就要更加慎重。权贵宗室都与皇子们,牵扯太深,我打算为昭武寻一门家风严谨,清贵的书香世家。”

    “那郡主是有中意的小姐了?”杨尚书看着成亲近二十载,依然温婉高贵的妻子,淡笑着问。

    郡主被夫君看得脸色一红,娇声道:“我本来中意,国子监祭酒孟大人家,可孟夫人又只是有两个儿子。但听说开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