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出海(第1/3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最新章节!

    V章购买比例超过50%的读者可以看到正文,否则要等12小时。本文由  首发

    像“锱铢必较”等成语就透着一股蔑视。

    当然, 对于痛苦挣扎在四书五经的顾青云而言, 这已经是一条捷径了。

    做不了主官又如何?顾青云暗自思忖,给他做他还不敢做呢, 古代的官场那么危险, 动不动就抄家砍头, 流放千里,他没有那个能力从政, 毕竟他前世只是一个刚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小科员,连里面的道道都没有摸清楚就到了这里。

    他现在就只希望自己能努力考上个秀才,最好是个举人,这样在县城做个小官也是有一点希望的,做个技术型的官员貌似要好一点。

    不过这些离他都太远了,暂且不想,现在最主要的是学好算学。

    是的,在进入学堂两个月后, 顾青云就开始学算数了。首先就是学乘法口诀,据何秀才说无论是谁都是先学这个的,这是入门级的。

    顾青云一听, 都愣住了, 都六年了, 大爷爷一次都没教过他这个。

    大爷爷到底有多恨算学啊?还是他觉得自己先不必学这个?

    直到问了何谦竹后才明白,一般的人一开始只会学些简单的加减,其他的是不会马上学的, 因为启蒙首先要读圣贤书,确立自己的基本三观后才能学其他的,算学就相当于选修课,由着老师和学生自己安排。

    加上考秀才的前两个考试:县试和府试都不考算学,所以大家都是等要入场前一年才开始,那时学习就很有针对性了。

    而乘法口诀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至今已有快两千年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顾青云的表情都快要裂掉了。

    晕,他穿的到底是不是中国古代啊?难道古代就有乘法口诀了?亏他还以为自己会在这一科上很占便宜,还美滋滋地想着是不是要把乘法口诀炮制出来,一鸣惊人?

    没想到,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不过顾青云学这个还是学得很快,因为古时的乘法口诀,是自上而下,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一一如一”止,与后世使用的顺序相反。

    对于顾青云的学习速度,何秀才似乎一旦也不惊讶,其他同窗也是一副平常的样子。等到了《九章算术》,顾青云的头就有点大了。

    这本书他早已久仰大名,顾伯山就是因为算学极差,才一直考不上秀才,到了最后就成了厌恶算学,因此他也没想过教他,他还从来没有读过此书。

    现在看一下“盈不足”一章中里面的题目: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亦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注]

    顾青云听完何秀才的讲解后,才知道答题格式该如何写,毕竟现在没有阿拉伯数字,要用古代数学的格式来做。

    题意是:有垛厚五尺的墙壁,大小两只老鼠同时从墙的两面,沿一直线相对打洞。大鼠第一天打进1尺,以后每天的进度为前一天的2倍;小鼠第一天也打进1尺,以后每天的进度是前一天的一半。它们几天可以相遇?相遇时各打进了多少?

    这是一道他很熟悉的题目,也是里面很浅显的,顾青云学得不吃力。可是有一些题目就需要他动一点脑子了。

    《九章算术》全书共收集了246道数学题,分成九大类,即九章,何秀才就单单在里面讲了几道有代表性的题目后就结束了,剩下的让他自己研究。

    自己研究?顾青云苦着脸。亏他还以为自己掌握算学要花的时间肯定很少,所以一点也不急,没想到……计划没有变化快。

    于是在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