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7.教育(第1/5页)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即使顾青云认为出版这本算学书不是什么大事, 但在顾伯山眼里, 还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大事, 值得去告慰祖宗。

    不过在他的再三要求下, 顾伯山还是决定在年底的时祭祖再告诉老祖宗,顺便把小鱼儿的大名顾永辰记在族谱上, 那时他就差不多三岁, 可以在族中序齿参加排行了。

    和顾伯山聊过后,顾青云对目前族中和村里的情况掌握了大概, 知道他们顾氏还是一棵小幼苗, 最有出息的还是顾青明,目前也只是秀才,还不能帮上忙。

    回家的日子无疑是极为舒服的, 呼吸着林溪村新鲜的空气, 没有案牍之劳累, 没有勾心斗角, 没有无止境的应酬, 身心放松, 顾青云觉得自己吃饭都吃得香, 睡觉就更不用说了。

    回家第二天, 他们就去拜访了岳父岳母,简薇见到几年未见的父母,大哭一场。顾青云把自己写的书送两本给简家两位小舅舅。大舅子简琼和顾青平同岁,已经成亲,为人板正,说难听点就是比较迂腐,他目前也是童生,比顾青平早考上童生,只是两人都倒在院试这一关。

    收到顾青云的算学书后,简琼一向严肃的脸都露出一丝微笑,他就是在算学和杂学上成绩不太好。

    至于小舅子简瑜,上次回来他还能和小石头一起在花园里祸害植物,活泼可爱。如今一见面,顾青云几乎认不出来,性子似乎变了,是一名老成的九岁儿童,行为举止很是规矩,据方氏说他读书很刻苦。

    他们在县城住了一晚,顺便去看看自家的宅子,前面两进有人住,后院没有,里面简薇陪嫁的家具因为有顾大河和小陈氏经常来擦拭,加上他们偶尔来县城参加宴席时顺便在这里住一晚,这才显得有点人气,不至于让家具腐朽。

    不过院中的那棵桂花树倒是长得很好,郁郁葱葱的。顾大河知道他喜欢桂花树,还是林溪村的老宅种了一棵。

    回家第三天,上午顾青云一家就到方家拜访,送上方子茗要自己带的信和礼物。大概是看到小石头和小鱼儿活泼可爱的样子,又知道这次回京顾大河和小陈氏会跟着去,王氏也是蠢蠢欲动,在话里流露出这个意思。

    顾青云知道方子茗是想让他娘去的,只是方仁礼不肯而已,父子俩的关系他这个外人都可以看得出不怎么融洽。估计是方仁礼心目中,跟着庶长子住比跟着当官的嫡子住还要舒服。至于王氏的想法,肯定是相反了。

    而且顾青云还通过谈话了解到,这些年他娘亲和王氏c岳母方氏都有联系,不说在大大小小的县里聚会上相见,就是因为顾青云和方子茗的关系,三人都有共同话题。

    知道这个消息后,顾青云还真的想方氏跟着上京,这样他娘到京城就会有熟悉的伴说话聊天了。

    下午,回简家吃过午饭后,顾青云一家就去了何谦竹家里,不过大家刚在京城见面,一点都不激动,倒是孩子们玩在一起,培养出感情来了。

    何谦竹现在只有一子二女,恨不得再生多一个儿子。

    “儿子还是多的好。”何谦竹愁眉苦脸的,“我弟弟一连生了两个姑娘,现在我娘眼光都盯着表妹和弟妹,苦不堪言。如果我和弟弟儿子多,就不用烦恼。还有,我都过了而立之年,表妹年纪和我差不多,还生的话就危险了。”

    顾青云一惊,赶紧算了算,发现不知不觉中,何谦竹真的已经有三十一岁,他保养得好,不用风吹日晒,每天除了读书交际就是到县学教书,偶尔去踏青访友,府城和郡城都是常去的。外表看起来跟二十几岁的青年差不多,一时之间,顾青云真的没意识到他已经是而立之年了。

    他还以为他们还是二十出头的样子。

    “你们年纪也不小了,就不想生个姑娘?”何谦竹见顾青云沉默不语,就忙道,“过个几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