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封书信,“在下奉主子之命,来给董大人送一封信。”
自有人将信件呈上。
“哦。”董其充面色疑惑,将手放在了信件之上,却并未直接拆开,“敢问贵主是何人?”
暗二面色淡淡,“拆开信件一件便知。”
“大人。”见董其充心有所动,易云似是有所担忧。随着董重烨冷冷盯着暗二外,其余的将领均面色渐沉,不动声色地握住了自己身侧的兵刃。
“无妨。”董其充淡淡摆手,大大方方地拆开了信件。
信是江南等地独有的竹宣纸,带着淡淡的徽墨的清香,可里头的字迹却是铁画银钩,遒劲有力,如虎卧凤阙,苍劲雄浑,字字锋芒尽显。
内容很是平实,只是命令江南水师调兵,接管江南道各州县驻防。
信纸底下还有一枚私印,上头龙飞凤舞地印了一个‘琛’字,赤红色的朱砂,墨色极深,就好似生怕不知道写这信的人是谁一般。
董其充视之一震,转而就将书信递给了一侧的军师易云,再见其人,面色冷硬,立于军帐之中不骄不躁,存在感如此之少,再加上‘夜二’这个似是别有意味的名字,隐约间似乎也是知道这人的身份。再对上他时,脸色却是难得的好看了许多。
易云接过信件,乍一看便是面色大惊,脸上更是止不住惊讶之色。仔仔细细看了好一会儿后,才是将信件重新交回给了董其充,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董其充的面色果真是更加的和煦了些。
“敢问这位——壮士,殿下如今可是在江南。”易云有些激动地开口问道。他隐约也是知道殿下的手中是有这样的一股势力的。在其位,谋其政。如今他已经身在水师营中,自然是要为水师考虑的。
这封信该是真的。
他当年曾在尚为太子的萧辰琛的帐下效过力,虽然不是什么出众的谋士,却也是见过琛王殿下的真迹和印信的。只是后来,在琛王殿下出了事后,亲信中,除了一些被府上安排远遁西北的,剩下的都各自遣散了。他得了一纸荐书,在江南水师提督府当了军师。这一别,竟然都已经好些年了。
如今有人拿了琛王殿下的亲笔信函来,用的还是江南的纸和墨,莫非殿下已经到了江南,还有他的腿莫不是已经
暗二并没有回答,脸上只是淡淡一扯,似是笑了笑。他平日里严肃惯了的,尽管想要努力地挤出一些笑意来,可是面上却只是微微抖动了一下。
他的这番表情,看在了在座的人的眼中,却好像是被默认了一般。董其充和易云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色,似是下了一个什么决定,而后将信纸按在了桌子上,眸光闪动,“殿下可还有什么吩咐?”
“并无。”暗二摇了摇头,“在下此番为送信而来,信既然已经送到,就此告辞。”说罢,就径直往军帐外而去。
董其充迅速遣了人送行。
暗二脚步微顿,不置可否。
半柱香后,便有军士在军帐外禀报,“将军,灰衣男子于离军营五里之外的西南方向,失了踪迹。”
军营西南方向五里之外是一片林地,若是想要消失踪迹,再是容易不过的。
易云笑着捋了捋自己胡须,“将军可是认输了。”
“哈哈,乐意之至。”董其充爽快地点了点头,对着等待吩咐的军士摆了摆手,“罢了,你们都撤回来吧。”
这也是他的一点小心思了。
若当真是琛王的人,该不会连这般明显的追踪手段都分辨不出。
易云紧接着问道:“那将军可是有了决断?”
“不错。”董其充重重地点了点头,想到了这里,面色却不由得淡了些许。
不说如今的天时地利人和,光是从这两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