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30章 A1样品(第2/3页)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推翻沈奇4号定义。我提出否定观点,只是女人的直觉罢了。”

    沈奇不能因为女人的直觉,而改变既定的科研方案,他指挥研究员们制备代号为a1的试验样品。

    按照一定的成分配比,通过合金熔炼、母锭破碎、电磁感应加热、高纯氩气保护熔化、急冷甩带、电弧加热等一系列复杂的实验操作,项目组成功制得a1样品。

    样品是个金属小球,表面泛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直径为7毫米。

    在获取a1样品后,为了确认是否形成非晶相,项目组采用x射线仪进行测试。

    实验室中安装了特排管道,用于放射性物质、有害蒸汽物质的排放与回收,以确保实验室环境与实验人员的安全健康。

    沈奇等人全副武装,穿戴好一切防护用具,对a1样品进行了检测。

    xrd结果显示,a1样品形成了典型的非晶相。

    faster项目的首个金属塑料样品制备成功,大家挺开心的,在沈院士的带领下,进度非常顺利嘛。

    a1样品的主要成分是铈铝铜非晶,掺杂了一定量的锗。

    成分具体占比必须保密,这相当于配方,有科学价值的就是这玩意,值钱的也是这玩意。

    a1样品在室温下的强度很高,拥有金属的一切优良特性。

    如果只是合成一块成分复杂的金属疙瘩,这不需要院士团队来完成,铁匠们就能做到。

    金属塑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在温度升高之时,它会进入一个新的形态,即过冷液体状态。

    非晶态向过冷液体的转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玻璃化转变。

    玻璃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材料,加热到特定温度后,玻璃开始软化,呈现出黏流态特性,可以随意变形。

    但玻璃在常温下很脆弱,而非晶合金在常温下等同于金属。

    物理学中的tg通常用来描述玻璃的软化点,tg同样用来描述金属塑料的软化点。

    经沈奇团队测试,a1样品的tg为78摄氏度。

    也就是说加热到78度时,a1样品开始软化,它由金属变成了“塑料”。

    沈奇团队在开水中对a1样品,这个金属小球进行拉伸、压缩、弯曲、压印等各种塑性变形操作,他们压印出一毛钱、五毛钱、一块钱的人民币硬币图案。

    造币是违法的,沈奇他们当然知道。

    faster项目组造的不是真硬币,压印品的直径小于真硬币,图案一模一样。

    沈奇他们利用科学知识,以a1金属塑料样品为材料,在78度的开水中成功压印出缩小版的全套人民币硬币。

    这非常有意义,这意味着可以通过较低的加工成本,在开水中制造任何形状的金属制品。

    “耶!”

    研究员们击掌庆祝,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

    a1样品推广到现实中,具有怎样的商业化意义呢?

    就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a1样品可以运用到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中。

    这种金属塑料的重量轻于传统的汽车钢板,可以用来取代一部分汽车金属件。

    汽车轻量化一直是汽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不管是烧油的、充电的还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质量降低,意味着能耗降低,对保护环境有积极作用。

    金属塑料加工成本极低,以后加工汽车金属件也不用什么冲压机了,开水里泡一泡,掰扯掰扯就好了呀。

    制造成本降低意味着汽车售价越来越便宜,当然这是后话了,汽车以后卖多少钱一辆,不是沈奇他们操心的事情。

    “沈金宝,看到没有,掺杂锗没问题吧?”汤元说到。

    沈金宝摇摇头:“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