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道德经》(第1/47页)  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中国人必读的十部国学经典最新章节!

    郑宏峰 注析

    前 言

    《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是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号老聃,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历乡曲仁里人,曾任东周掌管图书的史官。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道家哲学的经典。其内容全面丰富,集天文、地理、军事、政治、经济、道德规范、环境保护、自然规律、社会发展、治国用兵、内政外交、仁义礼仪、名利得失、修身养性、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众多方面于一体,荟萃了中华民族春秋时期的文化精髓;其思想博大精深,处处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道德经》一书虽然只有⑤000句,但文风幽雅,意义博大,理念精深,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通过学习这部不朽的经典,我们不仅能够改变自己,而且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甚至可以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天空。

    就成书年代约略探索,《道德经》比《圣经》更加久远,其中的许多观点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赞同。由此可见,中国先哲所绵延传承的智能宝藏,傲视古今中外,它既是中国哲学的主根、东方文化的代表,又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道德经》历代传抄,多有错讹,至今已经很难彻底分辨孰真孰伪。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不下千种。因此,注解不能陷入说文解字、抠字眼的误区,正确的做法只能是不同版本之间相互印证除错,大处着眼,重在弄清楚和理解老子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和整体文意。迄今为止,可以说还没有一个注本能真正准确、全面地告诉人们老子究竟说了些什么。《道德经》是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研究推敲的经典巨著。

    译著古书是一件非常繁琐且复杂的工作,甚至需要几代人不懈地努力和改进。为了使本书更具完整性和权威性,在编译过程中,我们不仅查阅了手头上大量的相关资料,而且参考和引用了一些网上文字和图书资源,力争为读者奉献出一本完美、精确的《道德经》理论读本。

    在编辑过程中,由于本书所采用的资料来源广、头绪多,可能在某些资料的使用上存在版权问题。但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编者难以一一进行核查处理,故特此声明,希望资料版权所有者给予谅解,并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书的译著中也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谢谢!

    编者

    2004年10月

    目 录

    第一章 9

    第二章 12

    第三章 15

    第四章 17

    第五章 19

    第六章 21

    第七章 23

    第八章 25

    第九章 29

    第十章 31

    第十一章 34

    第十二章 36

    第十三章 38

    第十四章 40

    第十五章 42

    第十六章 45

    第十七章 47

    第十八章 49

    第十九章 51

    第二十章 53

    第二十一章 56

    第二十二章 58

    第二十三章 60

    第二十四章 62

    第二十五章 64

    第二十六章 66

    第二十七章 68

    第二十八章 70

    第二十九章 72

    第三十章 74

    第三十一章 7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