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关公身在曹营心在汉(第2/3页)  三国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辽答应下来,快马回奔见曹操。先说了降汉不降曹的第一事。曹操笑着说:“我本是汉丞相,汉即是我。这一点可以应允他。”张辽又说了第二事,曹操说:“我可以在刘皇叔的俸禄之上再加一倍拨给两位夫人。至于严禁内外嘛,这本是家法,更应如此。”张辽于是又说了关公所提的第三件事。曹操听闻,摇着头说:“他云长一旦打听到刘备的消息就前去投奔,那我养着他有什么用?这件事难以应允他。”张辽劝说道:“云长这样做,也不过是因为刘玄德待他恩情厚重罢了,丞相如果待他比刘玄德更深厚,还怕他不死心塌地地跟从吗?”曹操转念一想,觉得此话不假,便说:“文远说得是对的,我愿意依从他这三件事。”

    张辽再去山上,将事回报关公。关公说:“虽然如此,请丞相暂且退军,容我进城去看过二位嫂嫂,告诉她们这件事,然后再投降。”张辽又回去告知曹操,曹操相信云长乃忠义之士,于是传令退军三十里。关公进入下邳城,见城中百姓都安好,心中放心不少。又来到府中见二位嫂嫂,将前事一一禀告。甘、糜两位夫人让关公自己做主,只是怕以后曹操不让他去寻皇叔。关公说:“嫂嫂放心,关某自有主张。”随即辞别二位,带了几十个军兵来见曹操。曹操亲自出辕门迎接。关公下马便叩拜曹操,曹操慌忙扶起他,说:“我一向仰慕云长是忠义之人,现在得你到我门下,我平生的愿望都得到满足了。”关羽又重申了投降之前的三件事,曹操当面一一答应。在谈到第三件事时,关公强调说:“关某如果得知皇叔的下落,一定会赴汤蹈火,前去跟从。到时恐怕来不及与丞相拜别,希望丞相能够见谅。”曹操感叹说:“玄德如果还在,一定让你离开;只怕他已经死在乱军之中。你暂且放心,容我去打听消息。”

    第二天,曹操班师回许昌,关公收拾车马,请二位嫂嫂上车,亲自在一旁护送。半路在驿馆歇息时,曹操安排关公与二位夫人共处一室,想让关公违乱君臣之礼。但关公只是点了蜡烛,站立在门外直到天亮,毫无疲倦之色。曹操见关公如此守礼,心中愈加敬服。到了许昌之后,曹操拨出一府给关公居住。关公将府第分为前后两院,后院拨军兵十人把守,自己住在前院。曹操引荐关公朝见汉献帝,献帝命他为偏将军。关公谢恩归宅。

    第二日,曹操大摆宴席,请众谋臣武士入座,以贵宾之礼对待关公,请他坐在上座;又备好绫锦、金银器皿送给他。关公将这些东西送给二位嫂嫂收藏。自从关公到了许昌,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请他吃喝,又送上十个美女,令其服侍关公。关公将她们送进后院,让她们去服侍二嫂,自己也三天一次,在后院的门外躬身施礼问安,二位夫人则打听皇叔的下落。谈话结束,二夫人说一声:“叔叔自便。”关公这才敢退下返回。曹操听说了这些事后,又是叹服不已。

    一天,曹操看见关公身上的绿锦战袍已经破旧,命人估量了他的身段,取上好的锦缎做了一件战袍送给他,关公收下战袍,却只将它们穿在里面,外面仍旧穿上旧袍。曹操看了,笑着说:“云长为何如此节俭?”关公说:“并非因为节俭。旧袍是刘皇叔赐给我的,我穿着它就好像看见兄长一般,不能因为有了丞相所赐的新袍,就忘了兄长所赐的旧袍,所以仍然穿它在身上。”曹操感叹:“云长真是义士啊!”然而口中虽然称赞,心里实则不舒服。

    又一天,关公正在府中,忽然侍从前来报告:“后院两位夫人哭倒在地上,不知为了什么事,请将军快快赶去。”关公整理好衣服奔去后院,站在门外,问二嫂为何哭得那样悲伤。甘夫人说:“我夜间梦见皇叔身体陷进了土坑之中,醒来与糜夫人说起,想必皇叔已经在九泉之下了!这才一起痛哭。”关公安慰道:“梦中的事情怎能当真呢?这只是嫂嫂们太思念兄长的缘故。请二位不要忧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