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日解决两个朝廷的矛盾,随时都可能穿帮,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所以他们的内心还是很忐忑。
接下来的日子,则是李过最难熬的日子。因为相比官场的逢场作戏c尔虞我诈,他更喜欢,也更适应在战场上刀光剑影c快意恩仇。
为了培养苏守源,让苏守源以后能接替父亲的重担,苏观生带假冒苏守源的李过见了一个又一个知名的人物。
在苏观生心里,第一个倚重的人自然是已成功登基的绍武帝朱聿鐭。这是一个像他哥哥一样朴实c平和的皇帝,就如同他和他的文武百官穿的都是粤剧伶人的戏服一样,他觉得这一切仿佛在梦中一般,可似梦非梦,似醒非醒。其实,他的天下很小,他只想过几天的太平日子。本无争位之意,可是命运又让他身不由己。
第二倚重的人叫何吾驺。这是一个拥有丰富阅历的老前辈。明崇祯八年,他就官至内阁大学士,但因与掌握朝政实权的温体仁意见不合遭攻击,被罢黜归故里广东中山小榄。回到故土后,何吾驺也没有闲着,在凤山之麓划地数十亩,筑起一座豪华的宅院,取名“翁陔园”。
虽然苏府也不错,花岗岩基底,青砖横砌,院里随处可见浮雕砖雕,但比起翁陔园的“松涛丽湖”还差了几个档次。后来,弘光帝朱由崧召何吾驺任首辅,但是好景不长,清兵攻入闽境时,他便再次返回了故土。可以说他的财力和资历让他可以做到振臂一呼c群人响应。
第三倚重的人叫顾元镜。可以说,没有顾元镜,也就没有他苏观生现在的地位。就是这位广东布政使顾元镜说服他拥立新君,才让他获得如今的地位。当天顾元镜说服朱聿鐭登基的言辞还如余音绕梁,让人记忆犹新:臣等跪拜于此,力请殿下登基为帝,挽社稷于既倒,解黎民于倒悬
无论怎样,苏观生相信顾元镜的心和是他在一起的
第四倚重的人叫陈子壮。这个是让苏观生又爱又恨的人。爱,是爱他的才华。他少聪颖,是“七岁能文”的神童。“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银灯照碧波。待我明年游上苑,探花因便问嫦娥。”这两句便是他7岁随口而出的作品。
他24岁便中进士,并在殿试中获第三名(探花及第)。他还在广州白云山开辟云淙书院,同时与其弟陈子升c学生黎遂球等12人重建南园诗社。这个人担任礼部右侍郎c礼部尚书,无论从才华还是资历,苏观生都想倚重他。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让苏观生有些怕c甚至有点恨。他太刚直,因拒写扁额得罪了阉党而削籍为民;因嫉恶直言得罪了崇祯皇帝而被黜官归里。在拥立唐王朱聿鐭为帝的这件事上,他又是强烈反对的,他和苏观生据理力争过,可谁也没有说服谁。既然如此,陈子壮无可奈何,只有选择逃避,隐居深山,不涉朝廷之争。苏观生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这样的局面也还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
第五倚重的人叫林察。李过已见过这位广东总兵。事实上,真正能依靠c必须要依靠的就是这位将军。时局不稳,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一切都是枉然。显然苏观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让李过做林察的贴身侍卫。
苏观生想来想去,能倚重的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真的不多,或者说屈指可数。他带儿子一一拜见,也是想进一步增加彼此间的联系,同时也是增强儿子的视野和交际能力。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