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十三章(第1/5页)  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75年10月24日,是顾罡韬和他的同学们一生都不能忘却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和全中国数以百万计的中学生一样,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背起行囊,告别亲人,在无奈c迷茫和莫名其妙的憧憬中,走向农村这个广阔天地。

    太阳从工厂粗壮的大烟囱后面闪出来,将它的第一缕霞光铺洒在煤渣路上。这时,成群的知青在家人的簇拥下,拎着笨重的行囊朝学校走去。

    操场上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划破了清晨的宁静。一辆辆卡车按编号排列得整整齐齐,车身两侧贴满了“向知识青年学习”c“向知识青年致敬”c“广阔天地,大有作为”c“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之类彩色标语。知青们都处在亢奋之中,这一时刻,他们忽然感觉自己长大了。

    一些父母流着眼泪,千叮咛万嘱咐,知青们却无心聆听,他们之间大声打着招呼,说一些慷慨激昂的话,他们哪里知道父母眼泪里的担忧和伤痛?而这些担忧和伤痛是顾罡韬这一群城市里长大的年轻人所不能理解的,他们不可能知道,那个所谓的广阔天地,将预示着怎样的苦难。

    顾罡韬把目光投向心事重重的父亲,微笑道:“爸,你在想啥呢?”父亲看了顾罡韬一眼,凄然地说:“你这一走,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呢。”

    顾罡韬却换了个话题:“爸呀,我昨天用扑克牌给你算了一卦,从卦相上看,你这辈子靠的可是儿子。”

    父亲哼了一声:“谁家爹妈老了靠的不是儿子,莫非还有儿子靠老子的?我给你说正经的,到了农村别惹是生非,将来平平安安地回来,我和你妈就算烧高香喽!”

    顾罡韬乍起两个指头:“差两岁我就二十了,你前些年把我当萝卜,现在把我当人参了。放心吧,我会管好自己的。爸,你出了大半辈子的力,今后只管舒舒服服享儿子的清福吧!等挣了钱,儿子要给你买呢子大衣c买三接头皮鞋,买最贵的手表c大石头镜,让你抽好烟c喝好酒。”

    “你是去种地呢还是去京城做官呢,别他娘不知好歹!”老顾不喜欢儿子信口开河,在他脑袋上拍了一巴掌,“赶紧上车吧!”

    顾罡韬吐吐舌头,转身向大卡车跑去。

    “罡子!”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尹松正大不咧咧地朝他走来。

    顾罡韬迎上前去,用力握了握尹松的手:“咱俩真是一对冤家,打都打不开啊!”

    尹松轻轻捅了顾罡韬一拳:“哥儿们,从现在起,学校的事都一笔勾销。到了农村,我们还是亲兄弟,我们要精诚团结,枪口一致对外!”

    自从那次打群架打了个平手,两边的主要人物坐在一起喝了一回酒,原先的势不两立便一风吹了。这次下乡,尹松坚决要求跟顾罡韬分在一个生产队,正是看上了顾罡韬的能力:头脑清醒,临危不惧,有领导才能,还有最重要的,那就是能打架。将来万一在村里跟农民干起架来,顾罡韬可是一个顶几个的好手。

    俩人闲聊了几句,顾罡韬让尹松赶紧上车,自己不时地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焦灼地等待着黛微的出现。已经快要开车了,老师们正在督促大家上车,这时黛微终于来了,然而却像是换了一个人,她面色憔悴,头发凌乱,而且没带行李。顾罡韬心里喊了一声糟糕,一直听说黛阿姨卧病在床,莫非出了什么事?黛微先跑到老师跟前,说了几句什么,而后又来到顾罡韬跟前,从衣兜掏出一只用白手绢裹着的口琴,递给他,声音沙哑地说:“我妈昨晚不在了,我爸身体也很差,我暂时不能走了,这个口琴送给你。”

    “阿姨不在了?叔叔没事吧?”顾罡韬一时懵懂,没头没脑地问。

    “不知道,我不知道。”黛微说着,泪水已经溢满眼眶。

    “没事的。”顾罡韬安慰黛微,“叔叔那么乐观的人,一定能坚持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