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第3/4页)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眼,还是不想留下来,她扯住许允的衣襟,三言两语就把许允问得语塞。许允到底也是个聪明人,立刻对这个聪明的女子另眼相看。《世说新语·贤媛》接下去还写了她的两个故事,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奇女子的见识。

    一个故事说,后来许允做了吏部郎,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组织部长,提拔了很多自己的同乡,被人告了状,魏明帝曹叡派人把他抓去问罪。临出门的时候,他太太也就是上面说的那个奇女子,告诫他说:“主上很聪明,你向他求情是没有用的,只能用道理说服他。”许允记在心里,当曹叡问他的时候,他说,古书上就说过:“要选你所了解的人。”我的同乡是我所了解的,请陛下查一查,看我提拔的这些人是不是称职,如果不称职,我甘当其罪。曹叡派人去查,发现许允所提拔的人果然都很称职,就免了他的罪。曹叡看他穿的衣服旧了,还赐他一件新衣服。当许允被抓的时候,一家人都吓得哭起来,只有他太太镇定自若,跟大家说:“别担心,很快就会回来的。”她煮了一锅粥,在家里等着,果然不一会儿许允就回来了。

    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许允因为忠于曹家政权,最后被司马师所杀,消息传来,许允的太太正在织布,听后神色不变,说:“我早就知道会这样。”许允的部下想把许允的孩子藏起来,怕司马师斩草除根。她说:“不需要,跟孩子们没有关系。”后来,司马师派了爪牙钟会到许允家里来察看,如果许允的孩子很优秀,就把他们抓了。许允的太太早就料到司马师会来这一招,就对两个孩子讲:“你们虽然不错,但也谈不上很出色,所以你们也不必装傻,很自然地跟钟会谈话就行了。但不能表现得太悲哀,钟会问什么,你们就答什么,钟会哭,你们就哭,钟会停了,你们也停。也可以稍微问一点朝廷的事。总之,自自然然,这样就行了。”钟会回去以后报告司马师,说许允的两个儿子也就一般,司马师放了心,就没有再杀他们。

    从这两条看来,这位许太太简直是料事如神。许太太的故事让我们想起诸葛亮的太太,据说这位诸葛太太长得也很丑,一头黄毛,皮肤又黑,是诸葛亮好朋友黄承彦的女儿,所以当时有谚语说:“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但这个丑女却聪明得不得了,帮了诸葛亮很多忙,甚至有人说连诸葛亮的兵法都是这位太太教的,木牛流马也是这位太太造的。这些大概是齐东野史,太夸张了,但她肯定也像许太太一样,是一位聪慧而有见识的女子,也许的确帮诸葛亮出过不少好主意。

    聪慧而有见识的女子在那个时代还真不少,陶侃的妈妈是另一位。下面这个故事见于《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则: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c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这位陶母湛氏真是聪明能干,穷得家徒四壁,却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一群人马筹办到丰富的饮食。她不惜剪掉自己漂亮的长发去换米,从梁柱上劈下木材去烧火,又把床上的草垫剁了喂马,因为她知道,这个机会对极有才干而又野心勃勃的儿子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因为陶家是寒门(陶父为武将,早死),不靠名人的推荐是上不去的,现在同郡范逵路过来投宿,这简直是天赐良机,稍纵即逝。所以她不惜血本款待范逵,后来终于通过范逵的推荐(“美谈”)让陶侃进入京都的名人圈,陶侃的才干也终于得到了表现的机会。此后陶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