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黄巾军再次集结的起义,最终在曹操的不懈努力中以牺牲了将近三十万人为代价的惨痛教训中“和平收场”,以王狗剩为首的黄巾军以及他们黄巾军家眷将近一百万人全部都同意缴械投降,并同意了曹操的建议全部迁移至河东郡。
在朝廷的眼中,以刘金率领的朝廷兵马,打出了大汉朝廷不可冒犯的威严,仅仅四万军人就将让青州各郡县都束手无策的黄巾军给打的无还手之力,最后只能缴械归降,他们大获全胜。
可是在刘金的眼中这场大战实在是太过于无奈,四万人对三十万人,最后虽然胜利收场,可是这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死的那些人都是因为食不果腹或是无家可归,没有任何系统培训过拿起武器就冲冲上了战场的农民啊
这一幕幕的事实,更加让刘金认为这是一个病态到深入骨髓,根本无药可救的朝廷,刘金心里问自己,自己应当怎么做?刘金不知道。
拿着刘宏派人从京师洛阳快马加鞭传来的嘉奖圣旨,刘金只觉得这真是天下最大的讽刺,真是天下最大的笑话,看着这样的讽刺,看着这样黑色的笑话,刘金笑了,可是他的眼泪却不受控制的涌了出来。
刘金放声的哭,他大声的笑,在这一刻所有能够看清楚刘金的人都明白了什么叫做又哭又笑。刘金他在为大汉江山的未来哭泣,他在为那些为了一顿饱饭抄起武器上了战场而死去的那些同胞哭泣,他在为大汉的六千万老百姓的未来而哭泣。
这些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像卢植那样一个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军,就因为没有钱孝敬十常侍,就因为不顺着十常侍,就让他成为阶下囚,饱受狱中折磨,让英雄流血c流汗再流泪,这是一种何等的残酷?
面对这样的一个国家,面对这样的一个政府,那些有着一腔报国的热血而参军的士兵,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存活下来,又在下一次的战争中死去,仅存下来的人又一次又一次的去镇压犹如洪水猛兽因吃不饱饭的起义者,他们还能坚持多久?
即将要到启程的时刻,刘金看着那些黑压压的人头,心乱如麻,站在汉王的角度上来讲,他效忠朝廷别无选择,因为那是他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基业,但是他不是真的汉王;站在一个穿越者的角度上来说,他那份不值半毛钱的忠义更为可笑,他是来为六千万百姓谋福的,不是来为了这样一个病入膏肓的朝廷来镇压他们的。
就在临行前的最后一刻,刘金想通了,他把兵符从腰间拔出,扭头抓起曹操的手,放入了曹操的手中。在曹操呆若木鸡与不解的眼神中,刘金道:“曹操,你带着兵马回去吧。”
曹操不假思索,本能的脱口而出,问道:“为什么?”
刘金指着那些或提着包裹或根本就是到哪为家都可以的百姓,沉声道:“我带他们回河东郡,你带走三天的粮草,剩下的都给我留下。”
回去朝廷要五六天的时间,刘金只给他们三天的粮草,曹操没有话说,可是赢得这场战争的主要人物是刘金,他自己带兵回去又算怎么回事呢?
看着刘金不容拒绝的冰冷目光,曹操毫不怀疑只要他敢拒绝,刘金会当场让他尸首分家,在一些人嫉妒或者羡慕的目光中,曹操点头答应了下来。
曹操目前只有二十几岁,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战略目光跟他的年龄成正比,实际上他的战略目光要远胜于他的年龄,他虽然不说,但是他已经从那些大大小小,镇压不止的起义中看出来从此之后天下将永无宁日,他也相信刘金也同样的看了出来。
可是现在刘金就要跟他分别,虽然不舍但又不得不点头答应,下次再见面是朋友,是上下级还是敌对?曹操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最后曹操在刘金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目光中拂袖而去。
站在高台上面,看着曹操手舞足蹈的指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