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的人来做。人才不是天生的,靠的是教育培养。机器局有这么多好匠师,又有翻译馆,译了许多外国书报,具备了办学校的良好条件。你这个当会办的要把这事摆在第一位,选拔一些聪明好学的年轻人,聘请傅兰雅教洋文,科尔c史蒂文森以及仲芳的姐丈等中国匠师教技术,雪村c壬叔c若汀教数学c化学,再要惠甫c叔耘讲操守,讲礼义廉耻,经过十年八年的教育,机器局就会有一大批品学兼优的专家,机器局岂有不兴旺的道理!≈一t;≈一t;老伯的指教太好了,学校开办起来,我第一个报名。≈一t;聂缉槻喜形于色。
≈一t;你既当学生,又当先生,有些课也可以由你讲。≈一t;曾国藩笑着说。
≈一t;学校一定办。抓紧时间筹备,还要建几间房子作校舍,力争明年下半年办起来,到时第一堂课请老中堂讲。≈一t;容闳坚定地表态。
≈一t;行!≈一t;曾国藩兴奋地说,≈一t;我的第一堂课就讲卧薪尝胆,徐图自强。≈一t;≈一t;大人,还有一件事,卑职心里想了很久,因为兹事体大,一直不敢轻易提出。≈一t;容闳神色庄重,看来是要谈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一t;你说吧,我替你谋画谋画。≈一t;曾国藩鼓励他。
≈一t;刚才老中堂提的开办学校,培养人才,的确是大清王朝中兴自强的百年大计。这是一个方面,即在国内造就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派人去国外,向洋人学习。≈一t;≈一t;纯甫,你这个想法很好,很有价值。≈一t;曾国藩的左目射出多年来少见的灼灼神采,≈一t;很久前,我便有这个想法,只是这些年来先是忙于打长毛,打捻子,后来又是办教案,办马案,就没有再提这件事了。≈一t;≈一t;是的。卑职记得十年前在安庆初次谒见老中堂时,您就说过这个话,卑职一直记在心里。只是看到老中堂实在是忙得分不过身来,且又再未提起这事,恐怕老中堂又有别的想法,所以这些年不敢提。≈一t;≈一t;你估计我会有些什么别的想法呢?≈一t;曾国藩笑着问,他对容闳这句话很有兴趣。
≈一t;因为我自己有顾虑,也就怕老中堂有顾虑。≈一t;容闳坦率地说,≈一t;历史上只有四夷遣使来华寻师请教,不见中国派人出去求学问道。如果提出派人出国拜洋人为师,很可能便会有人以华夷有别,尊华攘夷等大道理来斥责,结果事情没办成,反倒招来恶名。卑职想老中堂后来之所以没有再提,是不是也出自于这个顾虑。≈一t;≈一t;你这个想法不是没有道理的。≈一t;曾国藩严肃地说,≈一t;同治六年,恭王奏请在同文馆里增设天文算学馆,聘请洋人执教,倭艮峰就坚决反对,责问恭王何必师事夷人。后来又有人因天旱上奏撤同文馆,以弭天变而顺人心。请洋人当教师都不同意,何况派人出国留学!顾虑有人反对,自然是一个原因,但也不是主要的,还有别的一些原因。≈一t;曾国藩说着,端起茶碗轻轻地抿了一口,又说,≈一t;其实,我看那些人都是枉读了圣人书。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又说入太庙每事问。圣人虚心求教,原不以对方的身份地位为转移。洋人也是人,他有长处,我们就要学习;学到手后再超过他,制服他。魏默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话说得很深刻,我在咸丰十年就对皇上说过要师夷智以造炮制船。≈一t;≈一t;既然老中堂没有这个顾虑,卑职想派人出国,现在是时候了。派人出去,最好是派幼童。≈一t;≈一t;派幼童?≈一t;曾国藩放下手中的茶碗,前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