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 故土难离(第1/2页)  玉龙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待老祖母稍稍平静,玉龙衣小声问道:“老人家不是听不见么?如何知道这件事的?”

    钟离老人道:“公子有所不知,我这老娘虽听不见了,但无论我说什么,她都看得懂口型。”

    玉龙衣道:“难怪,老人家安土重迁,如何能舍得。”

    这家的女儿抱住曾祖母哭道:“我也不愿曾祖母走,我从小就是她老人家带大的,还要好好孝顺她呢!”

    钟离大娘也垂泪道:“不弃,娘知道你是个孝顺孩子,谁愿意让老人家走呢?可皇命难违,皇榜上说下月初十,若还不把老人送走,便要治罪。真到了那时候,咱们————唉!”

    “什么狗屁朝廷!凭什么要把各家老人都接走?自古子孙孝敬父母长辈天经地义,他们凭什么——”钟离不弃的哥哥忿忿然道。

    “不待!不得胡说!”钟离老人呵斥道:“国家大事,岂是你这等小儿能议论的?!”一面训斥孙子,一面看玉龙衣。

    那钟离不待不敢顶撞祖父,垂了头不再说话。

    玉龙衣知道老人见自己穿着打扮,多半将她当做朝廷官宦子弟,便笑道:“老人家不必疑心,在下不过是一个小小商人罢了。对于这件事情,在下也颇有微词。说一句不知深浅的话,据在下想来,此事背后定有不可告人的内幕。”

    钟离家的人听了,又惊又怕,钟离大娘忙问道:“公子为何会这么说?”

    玉龙衣便将自己之前的几点疑虑说了出来,末了说道:“不是在下危言耸听,朝廷这样做只怕不安好心。据我想来,此时正大举进攻南增,少不得需要粮饷人马,而老弱病残便成了拖累。好比一个负重前行之人,为了走路轻省,自然会将无用的包袱甩去。将举国老人残疾聚到一处,只怕是——”

    钟离家人只听得面无人色。钟离老人叹道:“公子是知书明理的人,不似我们这些目不识丁的老百姓,看不出三寸远。既然已经把话说明,还请公子给我们一家指条明路。”

    钟离不待和钟离不弃两兄妹齐齐跪下,向玉龙衣求道:“公子爷开恩,救救我家爷爷和曾祖母吧!”

    玉龙衣忙将他们两个扶起,说道:“大可不必如此,一饭之恩已足够了。”

    钟离大娘道:“但不知公子叫我们怎么办?”

    玉龙衣叹息一声说道:“虽说安土重迁,可如今东持国实在不可久居。对外征战,对内残暴,不出一年,必定有人揭竿而起。到时不要说奉养老人,只怕颠沛流离都难以保命。各位若信得过我,便随我离开,前去中渚,方能得几年太平。”

    说完,那几人面面相觑,不发一言。玉龙衣知他们一时难做决定,便笑道:“这毕竟是大事,不能立时决定。那么在下先告辞,明日卯时,各位若是愿意相信在下,便去城门口相侯。不必考虑盘缠费用,在下尽可包办。”

    说罢起身,钟离家人将她相送至门外,玉龙衣乘人不备,在他家墙上做了个记号,然后拱手告辞。

    此时天已全黑,玉龙衣策马沿着湖堤往城里走去。湖边多垂柳,随风摇摆,难免于行路有碍,她便抬手拂开柳枝,却不防手指忽地刺痛一下,多半是柳枝上缠有荆刺,将她的手指刺出血来。

    玉龙衣拿出手帕待要把血擦去,忽地飞来一个红色光点,落在她手指沁出的血珠上,倏忽间便把血吸干了。

    玉龙衣知这东西定是幽冥之物,但又和那个姹惹所养的三尸神不同,更加不是灵魄。但她于此并不精通,也不知该如何对待。

    那东西在她指上似有依依不舍之意,玉龙衣笑道:“我不知该如何养你,还是去找会饲养你的人吧,但记得千万不要作恶。”

    那东西轻轻飞起,在她身侧盘旋一周,倏忽不见。

    玉龙衣回到客栈,洗漱后便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