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川渝之味(第1/3页)  你的心愿我的信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司里交代了几句,买了张机票,孙扬就飞去了重庆,此行的目的不为其他,只为散心。

    山城到底是山城,房屋在山脚下c道路在山坡上c大桥在山岭间,就连轻轨也是在楼宇间穿梭。能够和敢于在这种艰难的自然环境下创造出宜居生活的人们是值得尊敬的,人的可贵之处原本就在于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提到重庆,不得不说这最具魅力的“洪崖洞”。奇特的吊脚楼造型房屋群,依山而建,形态各异却又浑然一体,可以称得上是建筑学里的奇迹。方鼎c编钟c神像c吊桥与刻有“洪崖滴翠”的崖壁勾勒出一副立体的画卷,山洞上方涓涓细流倾泻而下汇入底部的池水中,红鲤于内摆尾畅游,孩童在此欢乐嬉戏。

    离“洪崖洞”不远处的“解放碑”应该算是这座城市的中心了,大大小小的商店围绕其四周,其中不乏世界最顶尖的那些奢侈品牌,自然是引得众多消费者前来光顾。高大的纪念碑呈八角形状,通体笔直高耸,碑身刻着“人民解放纪念碑”七个金字,上方是流转的时钟,四周布满了前来参观的游人,一派繁茂景象。

    往码头方向走去,孙扬独自踱步到了“朝天门”,长江和嘉陵江在此相会,两岸三处的景色尽收眼底,楼依山绵延起伏,船傍水此消彼长。

    孙扬一时兴起,找到一家算有名气的店家吃起了毛血旺。竹简样式的菜单颇具特色,盆里的菜品也是分量十足,够得上两个人吃了。木耳c昆布c粉条c猪肝c猪肉c鸭血c毛肚c鱿鱼须,在花c辣二椒的点缀下,谱写出一首交响曲,轮流拨弄着味蕾。配上一碗小菜汤,喝上一口大麦茶,火辣的感觉瞬间被甘甜所取代。

    汤足饭饱之后,孙扬径直奔赴城南山区的“南山一棵树”景区,据说重庆的夜色可以和上海的外滩c香港的维多利亚港相媲美,而这里则是观赏重庆夜景的最佳位置。长江在眼前拐了一个大弯,把渝中区给围了起来,身后的群山也如观众般期待着夜幕的降临。随着时间的推移,观赏夜景的人们已经围成了三四圈,手机抬得一个比一个高。目光中,楼宇间的星火也时不时地亮起。终于,最后一抹红霞隐没在了天际,鳞次栉比的高楼纷纷披上了靓丽的外衣。夜,就这么被点亮了,众人尽皆沉浸在眼前的灯红酒绿之中,闪光灯亮个不停。

    循着山路盘旋而下,长江索道就在前方。夜晚还有那么多人排队,却是孙扬不曾想到的。但当他真正进到舱内,随着缆车的行进,从江上环顾沿江两岸的夜景,一切变得那么地顺理成章了,长江索道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游人可以轻松地从高空俯瞰这座城市的绚丽和缤纷。

    来到对岸,已是晚上十点,但此刻的“洪崖洞”才刚刚绽放出它的活力,五光十色的吊脚楼在夜色的衬托下凸显出其婀娜的身姿,或许夜景更能映射出山城的美。

    镜头前,不速之客闯了进来,妖风吹乱了头发,偶有几滴雨掉在了头顶,看来要下雨了。孙扬匆匆打了辆车,赶去酒店。暴雨光顾了这座城,肆意地下了一整夜。孙扬却完全不受影响,向酒店借了把伞,去隔壁的烤串店吃起了串串。

    。。。。。。

    告别了昨日的风暴,坐镇四川盆地的天府之国迎来了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旅客。蓉城虽与魔都一样引领着时尚的潮流,却少了那份喧嚣,多了一味静逸。

    天气比孙扬预想地要好,偶尔穿破云层的太阳不会显得太过炙热。

    “武侯祠”似乎是这里必去的地方,三国文化对这座城乃至是整个西南片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致于千年后的今天还能从孩子们的口中听到刘关张的故事。一次“桃园结义”促成了义薄云天的美谈,一段“隆中对”造就了三分天下的局势,一卷《出师表》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决心。“静远堂”里诸葛三代名垂青史,“三义庙”内手足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