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篇 《路》(第1/1页)  冬日里的票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寿路,南北走向,南入丰台区,中跨复兴路(长安街),北通颐和园。颐和园里有座万寿山,此路或许因此得名吧?

    万寿路东有翠微路与之平行。玉渊潭南路呈东西向与这两条路正交叉,仿佛一个写出头的“干”字。

    翠微小学位于万寿路和翠微路之间,南临玉渊潭南路。“翠小”的校训是:“明德至翠”,笃行于微。”意即:品德上追求纯洁鲜明,行为上秉承严细入微。翠微路的含义也正“得意”于此吧?

    而最能彰显这个“翠”字的应该是玉渊潭南路。夏季的玉渊潭南路,南北两侧树行葱茏,于空中交织成遮天蔽日的翠色长廊。徜徉其间,仿佛融化在绿色的海洋里。

    夏至刚过,京城里大雨如注。午后三点多,翠小门前,“伞花”点点。校门口站满了接孩子的人们。学生们穿着白绿相间的校服鱼贯而出,宛如凌空飘来一抹抹绿云。一位妈妈在“长廊”里蹬着自行车冒雨前行,身子一起一伏的。身后贴着孩子蜷缩的身影,吃力地将一把伞举到妈妈的肩头处。妈妈的大半个身子暴露在飘摇的风雨之中

    我忽然想起17年前,女儿从东北辗转来到北京,读翠小二年级。我们去昆玉河边的旧货市场买了一辆现组装的自行车,蹩脚却很便宜。妻子驮着女儿,早送晚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走的就是这条路,直到小学毕业,女儿上初中。如今,女儿海外留学都快毕业了,从一棵小草长成了参天大树。如今,这三条路上,夏木苍翠如春,只是我和妻已中年如秋了。

    这雨中即景,这岁月长廊,这青翠世界,总在上演着一幕幕惊人相似的渐行渐远的光阴故事,永远流淌着一段段物是人非的冲刷不尽的岁月里程。

    唯一一次接女儿是在翠微路口。女儿期末考试后,返校,发榜,放暑假。“接头”时间是事先约好的。远远地望着女儿走过来,还没到我身旁,泪珠子却扑簌簌地滚落下来,用手去擦,脸蛋瞬间成了一副涂鸦画。我吓了一大跳,慌忙问“咋啦”。原来是语文没考好,作文写跑题了。我再三安慰女儿,好歹把眼泪给止住了,可还是面笼阴云。

    我和女儿一路无语,牵手而行。在万寿路边,经过一处冷饮店。我灵机一动,提议买炒冰果。女儿最爱吃炒冰果了,欣然应允,居然还多要了一盒,美其名曰给妈妈吃,其实是带回家冻冰箱里备用。女儿早把考试的事儿抛到九霄云外了。我偷偷地看着女儿小脸花花绿绿的吃相,差点儿没笑出声来。没有烦恼的心灵世界终归是美好的。不过从那以后,女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落下个“作文跑题恐惧症”,直到高考也没有痊愈。

    生当如行路。万寿路,生命之路。翠微路,德行之路。玉渊潭南路,希望之路。

    (写于2017年6月23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