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前·孔门旧事·正冠(第1/3页)  长生诀·明月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传·孔门旧事·正冠

    君子死,冠不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因孔门弟子多仕于卫,夫子十分担心。“柴也其来,由也死矣。”夫子说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学生都不禁叹息。

    “师兄,阿妹不见了。”听到樊迟这话的时候,子贡正在夫子家处理事务,他示意樊迟小声,把他拉到了远处。

    “她不在夫子这,也不在家,会去哪儿呢?”子贡并没有慌,用他聪明的脑袋仔细分析着。

    “卫国——他不会去找大师兄了吧?”樊迟大悟,“她一定是听到了那天夫子的话才——”

    子贡握了握拳,拍了拍樊迟的肩膀:“子迟——照顾好夫子,我去去就回!”

    明月逆着卫国逃难的人流往城里挤,一双手把他拉了出来,转头一看,竟是高柴。

    “明月——听师兄的话,别再往里走了!太危险!”高柴把他带到他们家避难的草棚里。

    “高柴,你告诉我师兄在哪,他在哪?”此时明月已顾不上什么长幼尊卑,只想揪着他领子骂,你竟然逃出来了,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毕竟是同门,高柴为人并不坏,况且,求生是人之本能,或许只有子路那样的傻子才会——

    “他在城里——我不是没劝过他!”高柴拦住明月,“阿妹你不能去,城里现在乱成一团,师兄可能已经——”

    “我不管——”明月转身,“师兄对如师如父,我一定要去找他!”

    从城中往外逃的人正在减少,明月到达宫城的时候,里面的斗争已经结束。满地血污,残破的兵器。这是她第一次见到如此直观的战争,真的很可怕。可她也知道,春秋从无义战,这只是一场最普通的宫廷政变,以后还会有更加残酷血腥的争斗,还会死更多的人。她没有找到子路,也没有找到子路的尸体。只有——

    能认出的,只有沾满血污的被斩断缨带的发冠,旁边是还没来得及入鞘的佩剑。

    “师兄——”明月跪倒在地,只是睁大眼睛看着,竟流不出泪。

    “明月——别——别看——”这时有人蒙住她的双眼,将她拥入怀里,她哭了,哭的撕心裂肺。

    不久高柴就带着子路阵亡的消息回来,夫子悲痛不已,大呼:“天丧予!天丧予!”此时夫子七十二岁。在夫子回国后的几年,接连丧失爱子爱徒,心里的日子并不好过,而鲁终不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回到鲁国后,明月躲着不见人,在房间里哭了好几天。每次樊迟送去的饭菜都是原封不动的退回。不久后的一天,街上传言,卫国作乱的人一夜之间被杀,事发的时候漫天红光,有人看见,那刺客是个女人。奇怪的是,事情发生后,卫国并没有内乱,新的卫君上位,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天下着大雨,明月跪在院子中央,周围围了一圈弟子。

    “我再去求求夫子!”樊迟说。

    “师兄不必了!”明月拽住樊迟的衣角,“我知道无论如何也瞒不住夫子的,我这么做确是有违儒家仁爱之道,但是我不后悔。春秋无义战,这世上不仅仅需要仁爱,该杀不杀是为不义,有愧于心。这几年来,唯一愧对的,是夫子的教诲和师兄们的关心。”

    明月正襟,朝着夫子房间的方向磕了三个头,之后起身离去。

    她并没有听到,屋内夫子的叹息声。

    回到家中,回到自己的房间,仍旧闭门。一个人躲在墙角,她听见心口的位置有个声音在和自己说话。

    “看来你还是遗憾的,孔丘并没有说将你逐出师门,你何苦——”

    “我对不起夫子——”明月声音有些哽咽,捏了捏鼻子,“不过说起来,我还要感谢你——”

    “哦?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