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宫人们按着小郡主的吩咐,很快调整了坐席。
那最上首的太师椅本是太子的位置,按照惯例,太子每年都会在小郡主的生辰当日露面,也永远是坐在这个位子的。只是今日他不能来了,六娘身边宫人们便将此座空出来摆在上首。
只是小郡主吩咐之后,大家又只好把这个座位搬下来,换了一个加了软垫c离地面不高的黄梨花软木椅子。宝庆郡主站在穿花堂门槛前看着大家收拾停当,又侧身请六娘先进去了,才自己行至首位上坐下。六娘旋即入席,坐在与她平行的左侧。
一时间从角门处鱼贯进来二十位衣着光鲜的侍女,每位手中都捧着茶碗,至各位贵主面前奉上。众人接了茶轻啜一口,随后才有另外的装束不起眼的宫女捧着一盘一盘的菜肴上来了。这便是侍女奉茶,是筵席的开端了。东宫到底是皇家,随意一个宴饮,其规制就不是宁国府能比拟的。
六娘惯常喝雨前龙井,不喜欢眼前的金骏眉红茶,只是想着宝庆郡主年岁小,饮绿茶伤脾胃,不如红茶温和,这才安排了上红茶的。她只是微微沾了唇,就将茶碗放下。旁人有那爱红茶的,看她放下了,忙也跟着放下,不敢再饮。
好在这时候菜肴也都摆上来了,吕侧妃和赵侧妃起身伺候六娘,吕侧妃给她舀了一碗虫草花乳鸽汤,赵侧妃为她布了酱茄丁c火烧驴肉c蒸鹿尾三样小菜并一碗糯米饭。待这两人坐了,六娘又起身给宝庆布菜。宝庆起身行礼道:“谢母妃恩赐”,随后就着六娘的手饮了一口乳鸽汤。
等这一切做完,旁边妃妾们这才敢拿起筷子来。
皇家的筵席比起寻常大户家里,是奢侈繁琐有余c热闹喜庆不足的。因为皇家有一条铁律,就是不能劝人用膳。比如说六娘若和皇后一同进膳,看见桌上一道菜,觉得好,劝皇后多用一些,那就犯了死罪了。再有,不论多尊贵的主子,食不过三。皇帝再爱吃一道菜,也不能吃第三口。
六娘平日自个儿吃的时候,没有外人,能稍稍越矩。在筵席上可真不敢吃第三口的。
于是这顿膳食吃的就真有些乏味。众人举酒杯恭祝小郡主安康顺遂,小郡主端茶回敬,没有一句多余的话。酒过三巡,李嬷嬷身着蟹壳青祥云纹宫装,端正走上前来道:“外头戏班子已备好,请太子妃殿下示下。”
京城这地方从皇室到平民,都爱听戏。如今宫里头凡是有宴饮,也必请了戏班子过来——这戏班子还是宫里梨园里面专程豢养的,供各位贵人娱乐。六娘看了看正襟危坐的宝庆郡主,心道:小孩子都是爱玩的,怕是不爱听戏。想了想,问李嬷嬷道:
“可有预备下琴师?”
李嬷嬷忙道:“有的!七品善才刘子安领梨园五位歌女早已等候在外殿了。只是殿下,寻常皇女过寿”
宫里辈分小的人过寿,通常只是听戏,不会请琴师的。因为琴师的地位比戏子高很多,到了更隆重的场合,才会用她们。
六娘便笑道:“宝庆郡主与旁人不同,乃是东宫的独女。快将刘善才等人请进来吧!”一壁吩咐着,那边云竹捧了册子给宝庆,让她点曲儿。
宝庆接过册子,很突然地看了六娘一眼。六娘瞧着宝庆眼睛里的警惕,不由又是好笑。
该怎么说她自己根本没有别的用心,只是考虑道这个年纪的孩子不会喜欢听戏,应该更喜欢听曲,才请了刘子安等人过来。倒被这孩子理解成自己故意给她更大的脸面,让她被其余的妾室们侧目相待,有捧杀的嫌疑了。
看起来,吕侧妃真教了这孩子不少。但是,该教的没教
宝庆其实并不敢拒绝自己的嫡母c东宫的主母。她虽然心里不快,却没有过多的言语,很快选了一个应景的喜庆曲子《云中月》。六娘选了个《点绛纯》,捧册子的姑姑上来接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