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宝物,气势非凡啊。”
太子道:“西周时期,冶炼铜器的技术还不是很精妙,这座鼎外表呈绿色而不是如今的藏青色,也更容易生锈。当初我在西北征战,达尔罕人破国的时候献上了它,刚得到的时候,这东西满身都是锈迹斑斑,观赏尚可,做礼器煮食物就不太可能。我将它运回京城,找了能工巧匠用绿水浸泡保存着,才恢复了原貌。”又指着铜鼎上三足道:“只可惜还是太晚了。此物流传千年,并不是每一个得到它的人都懂得养护,好好的一座九耳鼎,下头一个足实在是锈得不成了,比另外两个足短了半寸。我还不知该如何修补。”
六娘与和敬都看着太子指的那个足,果然短半寸,下头是用楠木垫着的。六娘惋惜道:“铜鼎合该拿热铜修补,不过既然是上古礼器,再用了咱们的铜混进去,到底是不敬。想着用赤金修补才更合宜些。”
太子道:“倒是用金子修补过,只是这边找的那些工匠都没有一个能修补地完美无缺的。索性就让它短着吧。”
修补铜鼎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只要用熔炼的金银包于短脚的鼎足上,放于模具中一同炼化,就能使得金子与原先的鼎足融为一体。然而这事情难就难在周王鼎并非寻常铜鼎,那是上古的宝物,就算用金子来修补,若是用熔炼的办法,让后来的金子渗入铜鼎中去就是毁坏了周王鼎原本的物质组成,是对战国先祖的大不敬。
太子一直设法用金镶玉的技巧,将赤金包裹在鼎足之外使两者不相熔,但想要在连个孔都没有的鼎足上包块金子就很难了。
六娘心里清楚这些,便静默下去,似乎也想不出主意了。沉吟片刻,才又笑了,道:“听说从前太子府里有一位姓吕的侍卫擅长铁匠活。”
“哦?”太子挑一挑眉。
就是这一声疑问,六娘心里一颗石头落地——太子对吕齐云并没有深刻印象。她能够笃定了,太子在文侧妃事件中扮演的完全是一个旁观者角色,他甚至没有关注此事最关键的人物c那个名叫吕齐云的侍卫。
只要太子不想插手,那么这件事情就好办地多了。六娘压抑心内躁动,连忙进言道:“臣妾虽不懂得,只是多一个人尝试下也好。能用金子补好了,总比到时候垫块木头呈给圣上看着要好看些。”
太子倒是浑不在意,立即应允道:“圣寿大典都是太子妃帮衬着母后操办的。这些就由你做主吧,也不必来问我。到时候能补好了是最好,不成也就罢了。”
六娘笑着应了,吩咐小厨房为太子和公主呈上膳食,道:“臣妾立即着手去准备,再进宫去和母后商议交泰殿各类摆设的事宜,不坐陪了。”
太子自然不喜欢六娘缠着和敬,看她主动请辞,面上也满意,点头道:“劳烦你辛苦了。”
六娘起身告退,命人备轿子往凤坤宫中去。
她明面上自然还是来和皇后一同为圣寿节操劳的,这也是她分内职责。至于修补铜鼎的事情,此前太子为了此鼎费了不少心血,做过好几个木质的模型做修补之用。六娘状似随意地使人去拿了两个模具,吩咐了两位平日和她并不亲厚的姑姑道:“太子殿下为了修补铜鼎,遍寻能工巧匠不成,只是听说凤坤宫里有个侍卫是擅长此道的,想着让他来试一试。你们领十位粗使宦官,将这些模具带过去交给他,传我的令,要他在十日之内想出用赤金修补鼎足的办法。”
一壁让云竹从里屋拿出一百两银子,道:“这些是赏他的。若做不出来也就罢了,我不会罚。但若是做出来了,本宫与太子殿下都大大有赏。”
状似只是寻常的吩咐,两个姑姑不疑有他,立即领命退下了。其后六娘倒是浅浅地笑了。
外头轿辇抬过来了,六娘便上辇往凤坤宫中去。
侍卫吕齐云不似宫中其余有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