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了一切办法,想要——长生不老!如今圣上听玉昭仪的乐音就觉得身体安康了,所以如今后宫的嫔妃们,都绞尽了脑汁要为圣上献曲儿呢!后宫音律之风从来没有这般盛行过,也正因此,太子妃娘娘和皇后娘娘为了挑选出更加适合服侍圣上的秀女,才会让我们在音律上拼命地下功夫呢!”
此话一出,长宁郡主和周遭围着的几个秀女都惊了。
长宁脸色变幻莫测,半晌抓了那秀女的手道:“可是真的?圣上为求长生不老在音律上动了心思难怪,难怪!”
长宁郡主自幼生于天潢贵胄,她通读史书,对历史上那些求长生的昏君们都十分熟悉,所以她并不相信天底下有长生不老的办法。年迈的皇帝们为了求长生不知用了多少办法,炼丹c东临北海祈福c与上千处女交欢等等,如今圣上“通天音”的法子从前也不是没有人尝试
所以长宁郡主很轻易地就明白,这世上不会有什么通晓天音的半仙,有的只是蒙骗圣上的伎俩。然而,真能得到圣上赏识,对于自个儿来说那真是一条登天路了。
难怪那玉昭仪数月以来几近独宠,连刘妃都不得不避其锋芒。原来她是花了巧心思的
真聪明啊。
长宁郡主握着手里的紫玉萧,轻轻笑了。
关于圣上“通天音”以求长生的事实真相和几位秀女的议论相差无几。
玉昭仪的骤然得宠早已令后宫涌起无限的猜想。而她的确有几分本事,每每她侍奉皇帝左右时,不论吹什么乐器c什么曲子,甚至只是唱一曲民谣,都能让皇帝身体的病痛稍微减轻。日子多了,皇帝越发对她深信不疑。
而很快地,要册封玉昭仪为妃位的旨意在两日之后宣下。皇帝亲自择了半月之后的十月初一日为册封大典,并加封玉昭仪的母族,将其父的爵位从荣安伯封做了荣安侯。
加封圣旨宣下的当晚,玉妃与皇帝同游太液池,湖面灯火恢弘c热闹至极。年迈的老皇帝醉卧美人膝,听玉妃用十音埙吹一首靡乱的《南朝春色》,好不惬意。
彼时六娘正在太子身侧侍奉笔墨。耳中笼罩着从太液池上隐隐飘扬而来的靡靡之音,不禁有些出神,手中拈着的墨石划得三心二意。正怔忡间,手上猛地一凉,太子一双大手已然覆上了她的手背。
“又在想什么?”陈清微笑着,仰头看着她的鼻尖。六娘手上一颤,旋即迎上了他一双星目,浅笑道:“外头好热闹,太子殿下倒是没有一点儿分心的。”
陈清眉头一挑,看了看手上关于淮南水患之后灾民发生疫病的奏报,摇头笑道:“这个国家总要有做事情的人。妙莲,你在担心十二皇弟,对不对?”
六娘被他问地愣住了。低头寻思了半晌,也不避讳,轻声道:“臣妾与您同枝连理,不能不上心。”
有了此前关于利用文侧妃与秦王打擂台的进谏,六娘就知道了陈清是允许自己在政事上插嘴的——只是有进谏的资格而已。
这是因为她和陈清二人的外患远远大于内忧。在夺嫡这种残酷的处境中,只有夫妻齐心,才能多一分胜算。而六娘每每所言也不是女子无知妄言,陈清这才不会反感。
“玉妃娘娘得势也就罢了,偏偏其是十二皇子的生母。”六娘垂头站着,声色中有着难以掩饰的小心惶恐。
十二皇子从前之所以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一是因着年纪太小,二就是因其母出身卑贱,他身上流着的那一半卑贱的血液不被臣民认可。但是如今皇帝也糊涂了,将一个歌姬捧做掌中宝。如果皇帝一意孤行,玉妃在侧煽风点火,谁都不能保证皇帝会不会将龙椅拱手送到十二皇子手上。
太子和秦王之间的拉锯战持续了十年。但他们都没有预料到,玉妃母子会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一鸣惊人。
本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