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 锁麟囊(一)(第2/2页)  梨园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爱。

    就好比同一首歌曲,用中文歌和粤语歌来唱,肯定有人觉得粤语比中文好听,也有人觉得中文比粤语好听。

    土生土长的地方人,大部分都脱离不了本地的乡音,因此生于河南,喜爱豫剧更胜京剧一分,生于江泸一带,更胜京剧一分,并不是说京剧身为国粹,就一家独大了。

    因而在戏曲中,就有了移植这种说法,比如绍百移植《宇宙三锋》,马彦祥移植川剧《柳荫记》,晋剧《孝庄长歌》移植于评剧,京剧《英台抗婚》移植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都是为了让当地观众接受更加深厚感情的乡音。

    《锁麟囊》的唱词突破传统,却依旧佳句连连,唱腔和身段的结合,剧情的发展和舞台的烘托,把从锁麟囊开始又从锁麟囊结束的故事展现的淋漓尽致,故而大火,成了经典之作。

    但越是经典之作,就越是难演。

    如果是比较冷门的剧目,自己还可以轻松自如的演绎,但是像《锁麟囊》这种戏,大师级别的人物本身就演绎过,你要是也演这出戏,别人就会把你和大师们相比较。

    再加上这出戏演的多,观众们看的也多,他们的眼界自然也就提高了,对于唱腔的运用,肢体动作,眼神动作的潜台词,整体把控的节奏,情感的表达,以及和观众们的互动等等这些,资深的观众们都是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见解。

    大概讲述完,我就和那几个演员简单的排练一下,只不过排练了七八次,我都搞砸了,就好像拳头砸在了棉花一样,本来到了关键时刻,偏偏使不上劲的感觉。

    我真的要掉链子了吗?

    罗柏林鼓励我,说发挥失常这是演员的常态,不必放在心上。

    但发挥失常一次情有可原,我这都七八次了,还算是常态吗?所以这个时候,我很自责,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好。

    又是一个小时,我们坐着大巴车出发了,有些演员怕来不及,就已经开始在车里化妆起来,到了地方,发现已经有人员帮我们布置好了现场舞台,观众们也是越来越多,过了一会儿,第一场戏《对花枪》就开始了。

    下一场,就是你了。

    我对着镜中的自己,点了点头,“恩,该我了。”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