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118(第1/3页)  普利提亚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板姓董,浙刚秀洲人士,在伸城做生意已经二十多年了,从刚开始的在太原路摆摊到现在开店面,吃了不少苦,也赚了不少钱。他见我们对各类古玩很有兴趣,就很耐心的给我们介绍起来,比如什么是古籍善本,什么是明朝宣德炉。

    我问:你们这一行有没有一夜暴富的?不是那种小钱,而是天文数字的那种,比中奖还厉害的?

    他想了一下,说:我们这一行从小生意长年累月的做到上千万资产的,我见过一些,但一夜暴富的还是很少见的,我只听说过这么一个人,大概是90年代时候,当时他在赵嘉浜路混的,连摊位也没有,是个“打桩模子”,就是掮客。有一次来了一个小城市来的中年人,处理他爸爸的遗物,是四枚清朝的邮票,就是一个方连。那家伙运气很好,虽然他什么都不懂,但他就有一种直觉知道那邮票不一般,然后那家伙就联系了一个摊主老法师,老法师过来后,就知道这是红印花邮票了,但老法师身上没那么多钱,卖主开价5万,90年代5万什么概念,就像你今天一下子要拿出上千万一样。掮客胆子也大,一个人想吃下来,讨价还价到3万,然后就东拼西凑,甚至和问州人借钱,凑了3万给卖主。之后马上联系香港的拍卖行,一个多月后就拍卖掉了,赚了80多万啊!他就靠这笔钱,买了房子,也不做掮客了,开了个贸易公司,经过那么多年后,资产已经上亿了。不过话说回来,他要是当时留着这个方连邮票,现在拍卖价格也差不多是要接近上亿了。

    我说:通胀如此严重,以至于不论留下这邮票还是买房做生意,到头来还是被稀释掉了。

    水鬼说:还是你想的深远,我就知道这发财机会我们怎么碰不上。

    他说:我跟你们说,我其实应该发大财的,曾经有一次机会,让我可以买下鸡缸杯。那是二十多年前,我刚开始跑江湖的时候,当时有个老太太拿来卖,老太太是以前伸城资本家的小姐,看样子是有点气质的,她说是儿子要去美国读书,非常缺钱。我当时虽然有把握判断是真品,但最后还是犹豫了,没及时下手,因为她开价40万,当时90年代初,谁能拿出40万现金啊,现在想想蛮后悔的,借也好抢也好,总之就应该拿下这个鸡缸杯的,所以老话说得好,造化弄人啊,就不该我发财。

    我笑笑,说:董老板是有福之人,错过这个机会也没什么,以后还有大把的赚钱机会嘛。

    他说:阿康这话说对了,我后来又碰见一桩事情,这也是我为什么叫你们来这的原由。

    我说:什么事情?

    他说:十八、九之前,我还在东台路摆摊,当时我记得很清楚,天阴沉沉的,却没有一点雨滴下来,到了傍晚5点多,有一个胡南口音的50多岁老头,还有几个年轻一些的,一群人到我们市场来张望,那个老头带着一大袋子东西来问价格。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人可能有点好东西,于是就把他拦了下来,我问他带了什么来卖,他一开始不肯说,在我软磨硬泡下,才告诉我,他是一个工地的包工头,带着人作业的时候,挖到一大堆袁大头,他想卖点钱和大家分了,于是就来我们市场了。

    我说:袁大头,还几千个?

    他说:不错,是几千个,具体我也没仔细数,因为时间来不及,我怕夜长梦多。当时他把袁大头从蛇皮袋里拿出来后,铺满了整个桌子,一堆一堆的,不小于1000个,我估计有好几千个。我拿起来仔细看了,都是真的!大部分都是民国三年的,还有小部分船洋、鹰洋、站洋、龙洋,甚至还有几个下三鸟,总之是好东西许许多多,光是那些普通的袁大头,就好几千个了,真是赚大发了。

    我问:这笔生意最后谈下来吗?

    他说:当然是谈下来了,当时还有几个做生意的老板,想来掺和,都被我赶走了,我拿出两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