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中朝俄三国交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1/2页)  狂游中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据介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或延边,是中国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地,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朝鲜以图们江为界。首府延吉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腹地,是图们江域大“金三角”中方的一个支点。东直距中俄边境仅60公里,直距日本海80公里;南直距中朝边境10公里。境内景点有:长白山c城子山山城遗址c梦都美民俗旅游度假村c春兴村朝鲜族古村落等。

    到了延吉市后,一出站我就看到车站顶部左边标着着汉字延吉,右边标着韩语延吉。然后走在大街上,两边建筑色调大都是清灰色,部分建筑是火柴盒式的包豪斯风格,还有的就像朝鲜一样,流行的是飞檐斗角屋顶。广告牌上都是韩语c汉字双语标注。街道很干净,有种含蓄美。街上偶尔会看到身穿传统朝鲜族裙装的妇女,仿佛此刻我已经来到了朝鲜或韩国一样。这时我才忽然明白,原来在历史上,朝鲜人c韩国人都是从我国分离出去的。所以以后要是去韩国玩,直接就在这找个朝鲜族人当翻译就好了。

    接着,我吃了一碗朝鲜冷面,然后轻轻走到中朝大桥边,轻轻漫步在中朝界河——图们江边,望着对岸荒凉神秘的朝鲜,这边一片时尚气息的北国风光。感觉延吉真是个美丽安静的小城。足以让人放下世俗纷纷扰扰,寻找一下最初的梦想。

    在江边休息许久之后,我忽然心血来潮,觉得不能光看贫穷的朝鲜,也要去旁边发达的俄罗斯看一看。于是我就返回延吉车站,坐上汽车来到了东边的珲春市,然后在这里报了个旅行团,坐上了大巴前往防川村。据介绍,防川村位于中朝和朝俄界河——图们江的日本海入海口,人称“东方第一村”。是中国唯一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村庄,与俄罗斯c朝鲜山水相连,与韩国c日本隔海相望。是中国直接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是中国从水路到韩国东海岸c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c北欧的最近点。

    首先,大巴车路过了中国的圈河口岸。导游说,对面就是朝鲜的元汀口岸,过了元汀口岸就是罗先自由贸易区,里面是朝鲜特产和海鲜的交易区。然后大巴车就到了洋馆坪路堤。导游说,这条公路实际就是图们江的江堤,被称为中国最窄的领土,窄到只剩下这条8米宽的公路是我国领土,路左侧是铁丝网,铁丝网的另一边是俄罗斯领土;路右侧是图门江,江对面是朝鲜领土;因此这条路堤被誉为“天下第一堤”。

    1957年,这条最窄的洋馆坪路被图们江水冲断,我国公民长期借走前苏联领土进出防川村,从此防川一直孤悬“海外”,成为了我国的一块“飞地”。直到1983年,我国在图们江中用青石填筑而成的洋馆坪堤路通车,才使这块“飞地”有了自己的通道。真是愤慨懦弱无能的清政府为何要签订丧权辱国的《中俄北京条约》,致使乌苏里江以东的全部国土归于俄罗斯。不但丢失了地理位置优越的海参崴半岛,而且丧失了旁边日本海的出海权。最后就剩下了一个小小的防川村,让村民们走在自家路上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借道苏联!

    走过这仅有888米的洋馆坪大堤就到了防川风景区。然后就看见了莲花湖公园。湖内野生的红莲春意盎然。中间一座白色美女雕塑是莲花仙子。她正望着水上莲叶静静絮语。过了莲花湖就到了一座白色石雕像旁,雕像是一座身着清朝官服的男人,据碑文介绍,此人是吴大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1886年,在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占的谈判桌上,吴大澂据理力争,迫使沙俄按《中俄北京条约》补立“土”字碑,并对中国的出海权进行妥协:图们江口的出海权虽不能共享,但中国船只可以借道出海,俄国不得阻止。之后吴大澂又设法延长谈判,迫使沙俄归还了黑顶子山地区(今吉林珲春敬信镇)。其战略眼光与爱国精神令后人称颂。

    过了吴大澂雕像,往前走就到了“张鼓峰事件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