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叔父大人(第1/3页)  晋缘如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淳于城雨过晴,青州大都督兼青州刺史卫瓘大人却仍奔波在路上,他肥胖的身躯在马上颠簸一夜,大腿内侧早已磨破。    他临行前酌了几杯,酒意上涌,已吐了三次,如今胃里难受的很。    救兵如救火,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万一沂山贼开挂破了淳于城,那后果就不是吐酒那么简单了。    青州骑兵在卫瓘督促下连夜行进,半个时辰换次马,马不停蹄向淳于飞奔。    青州军斥候飞马在前开路,不论青州c徐州哪个郡国的属县,一律用青州大都督令叫开城门,命各县连夜备好口粮草料,以供大军歇息食用。    日出时分,青州骑兵终于来到平寿城下。    北海国国相刘贵上前禀报,北海国一千多援兵已经出发多时。    卫瓘这才松口气,命军士饮水补给歇息半个时辰,继续赶路。    青州军人困马乏走走停停,终于在汶水河边追上了同样疲惫不堪的北海国步兵。    此时已到巳时,卫瓘看河对岸风平浪静,没有战乱迹象,路上也没有流民,料到淳于城未曾失守,这才放下心来。    青州骑兵一一夜奔袭百余里,已是疲惫至极,这时候强行跑到淳于城下,战马飞奔不起来,骑兵优势也发挥不出,只好与北海军合兵一处,在汶水河边放马卸甲休整。    卫瓘派斥候过河哨探消息,再做打算。    卫瓘方才坐下,斥候便折返回来。    同来的还有一伙淳于城来的信使,其中一个是甄德的亲卫。这信使带来了流贼退去,淳于城解围的消息。    卫瓘终于踏实下来,他不急着看军报,先问信使城中情形,听到信使起文宓的名字,问了几句,便命亲卫请文虎过来。    文虎作为骑兵主将,此次连夜带军驰援淳于县城,也是疲惫不堪,他正安排军士休息,听都督有请,赶忙过来。    卫瓘祖上与文家也颇有渊源,对文家兄弟一向很照顾,对他们的家事知之甚详。    文家兄弟早年随父亲反司马氏,后来无奈降魏,晋篡魏后便为君王不喜。司马氏谋篡魏国,用的是禅让的借口,加上朝中诸臣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对忠于曹魏的将领也不敢太过逼迫,再加上司马氏手下亲信将领大多是趋炎附势之徒,没多少有真本事的,因此不得不启用拉拢曾忠于曹魏的将领,文家兄弟便是让皇帝司马炎又爱又恨的典型代表。    灭蜀之战时,文家兄弟在钟会麾下效力,虽未获重用,却在钟会谋反之时立场坚定,严辞拒绝钟会,与魏国诸将一起被关押起来。    后来他们被乱兵救出,跟着杀死钟会c姜维,粉碎叛乱,也算是立下了功劳。皇帝这才放心让他兄弟一个在外领兵,一个留在京都为质。    卫瓘见文虎过来,先把军报递给他:“季德,你家侄儿有消息了。”,文虎接过来一看,看到文宓的名字吃了一惊,再看文宓献计除贼,更是惊讶不已,放下军报犹自不信,问那信使:“这文宓真是我文家之人?”    信使恭恭敬敬回礼:“君侯,文宓郎君确实是君侯侄儿,他身边有四名文家护卫。我家主公认得文郎君,也认得文侯的护卫,自不会有错。”    卫瓘在一旁笑道:“哈哈哈哈,季德莫要你,便是老夫也是不相信。可彦孙与你兄长交好,自不会认错令侄。还有张环也在那里,怎会有错。”    “哈哈哈哈。”文虎跟着笑道:“大都督的是。只是末将实在是不敢相信我家侄儿会有这般本事,真是大大出乎末将所料。”    卫瓘从他手里取过军报,这是甄德写给他的正式军报,将这一战前前后后的情况写得很详细。    卫瓘眯着眼睛找到一段,指给文虎,道:“确实是出人预料。看看这里,报国在今朝,报国在今朝。哈哈哈哈,文家家后继有人啊。”    “一首诗有何”文虎似懂非懂。    卫瓘捻着胡须笑道:“在陛下眼里,这句话胜过斩将夺旗之功。你看看彦孙写的极详细,昨日先是以身犯险,派人入城示警,而后阵斩匪首毕征。今日又设计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