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六章 共商弘文新举措(第1/2页)  三国之兵出蜀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张家两兄弟商议着接下来如何做时,涪令府中的刘泽也没有闲着,派人去请他仅有的幕僚郑度。 .

    自从郑度来了之后,主簿黄权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工作重心也完全放在了治理涪县上。

    用大儒董扶的话说,出谋划策的事情交给郑度来就好,黄权更适合处理正事。

    “子彦这段时间在县衙中还呆的习惯吗?”一见郑度走进来,刘泽就笑着问道。

    郑度先是揖手行礼,而后才开口回答道:“启禀主公,还算习惯。每天帮着公衡处理一些公文,闲暇时还会去弘文馆中看看书籍。”

    “哦?我有些日子没去弘文馆了,不知道那怎么样了?”提及弘文馆,刘泽不由得将张家的事情先放到一边,开口询问道。

    郑度也知道刘泽对于弘文馆的在意程度,只要是弘文馆的事情,事无巨细他都会关心。

    “主公放心,目前弘文馆一切都安好,每天都有不少的读书人进进出出。还有茂安先生也是,几乎天天都待在弘文馆中。属下每次去都能看到他,有时候兴致来了他老人家还会坐在门口为学子们解惑。”郑度笑着禀报道。

    一个须发洁白的大儒,端坐在书馆门口,在和煦的阳光下为来往的好学之士答疑解惑。

    刘泽心中想着都是一副美好和谐的画面。

    他微微点头笑道:“那就好。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弘文馆中有茂安先生坐镇我就放心了。”

    “是啊,茂安先生可不就是弘文馆的主心骨嘛,有他在宵小之徒都不敢轻举妄动。”

    郑度附和道,而后抱拳接着道:“属下这段时间也去了不少次弘文馆,其中很多学子在那里一看就是一整天,没钱的甚至要饿着肚子看书。主公您若是能解决这件事,这些人必定会对您感恩戴德。”

    汉代的规矩是一日两餐,称为饔飨。

    饔又被称为朝食,一般是在上午九点左右,武将经常说的“灭此朝食”就是指先消灭了敌人再吃早饭。

    但是弘文馆开馆的时间有比较早,很多没钱的学子又不舍得出馆,只能挨饿看书。

    刘泽面露思索的神情,寒门学子的求学之难他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好歹也是听说过的。

    就算是到了后来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流传开来后,寒门子弟求学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像北宋时期范仲淹就有划粥割齑的美誉,他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

    北宋那般重视文臣,寒门子弟求学生活尚且如此清苦,更不用说现在还是东汉末,他们的艰苦生活可见一斑。

    “这是的确是我疏忽了,不知依子彦之见该当如何?”刘泽缓缓开口道。

    郑度没有直接回答,而后开口问道:“敢问主公兴建弘文馆的目的为何?”

    “哦?子彦为何这么问,难道和我们谈的这件事还有关系吗?”刘泽疑惑不解道。

    郑度点点头,轻抚颔下的胡须解释道:“不错。其实方才在下所言之事并不是很严重,与弘文馆来说不痛不痒。若是主公只是为了推行弘文馆,开启民智,那这些学子们饿一顿也无伤大雅。”

    “但是,若主公还有收揽寒门学子之心的想法,那解决好这件事未尝不是一次好机会。”郑度话锋微转开口道。

    刘泽闻言笑着问道:“不知道子彦可有办法教我?”

    郑度闻言露出一丝笑容,刘泽虽然没有直接正面回答问题,但是从他这个问题,郑度自然也能明白他的意思。

    “很简单,泽公子可以专门为他们增设一顿朝食即可。”郑度语调一松的开口道。

    刘泽微微皱眉,他刚才也不是没这么想过,但是一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