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太上锅(第2/3页)  臆想之森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就别动你那歪心思了。控制一下你那波涛汹涌的内心,别丢人现眼。”

    好在大家的注意力都被罗达和周洲这一打一闹给吸引了,没注意到段虎的变化,才使得这尴尬的一幕没有加剧。进入包间坐下之后,那些美得勾人心魄的美女总算不在眼前晃荡,段虎躁动的心里总算平静了许多。

    包间正中间摆着一张六人圆桌,整桌浑然一体,其模样外观甚似青铜器。圆桌中央有一口与桌子相连的锅,颜色也和桌子一样类似青铜器。桌子底下是空心的,从外圈的风孔中可以看到里面有一尊同材料的方鼎,方鼎内有烧的火红的无烟木炭。无烟木炭靠方鼎内的一圈电热钢丝点燃,烧起来没有火苗没有烟,其温度却特别高。烧得锅内的汤沸腾的不断翻滚,火锅的底料特有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时,身着古装的美女服务员,把一个摆满生肉蔬菜的菜架推了进来,之后就站到了门外等候招呼。

    炭火越烧越旺,火锅也随着这种高温剧烈的翻滚,众人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等着锅里的食物熟。为了消解大家这种无聊的时间,周洲突然来了兴致,讲起了这家火锅店的来历。

    这家店为何叫“太上锅”呢?这得从很遥远的宋代说起。这家店的老板姓赵,其名叫赵励。早在宋高宗赵构在位时期,其祖先邵无为便是在民间经营火锅的。当时火锅已经很盛行了,只不过那时不叫火锅,而是叫古董羹,其名字是因为把食物放入沸腾的汤锅中时会发出“咕咚”的声响而来。

    邵无为没读过几天书,为人老实憨厚,脑袋也不是特别灵活,加上他的名字叫邵无为。旁人都叫他“少无为”,取笑他年轻的时候必定是没有什么作为。邵无为年轻的时候便到了客栈当伙计,勤勤恳恳,别的本事没有,却学会了一身拿手的烹饪之术。后来,已经三十多岁的邵无为通过媒婆的介绍,娶了一个丑媳妇刘氏。

    这刘氏虽然样貌丑陋,在勤谨持家和理财方面可是一把好手。她看邵无为为人老实肯干,又学得烧菜配料的本领,便把自己平常存下的一笔小钱盘下一家小店,自己开始做起了掌柜。生意还算过得去,可是,由于没有多少的成本,连一个伙计也没能雇上,更别说是厨子了。

    两口子忙里忙外,可是看着利润微薄,还是舍不得再雇人。最后,刘氏给出了个主意,说干脆改成古董羹,那样的话就不需要更多的厨子了,让邵无为配锅料,再雇上一个打杂的伙计,肯定能够解决问题。

    邵无为平常什么都听媳妇的,所以就懵懵懂懂的经营起了古董羹。也没人知道邵无为是有什么样的独家秘方,他的古董羹做起来之后生意更是火得不得了,吃过的人都被其鲜美无比的味道给迷住,之后都忍不住会再回来吃。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整个小县城。

    后来,有一次宋高宗赵构微服私访,路过这里时便一路听说了邵无为古董羹的名气。宋高宗好奇,便寻路而去,想要一探究竟。宋高宗品尝了邵无为的配制的古董羹后,对其是赞不绝口,亲自给提字写了“太上锅”的匾额。

    经过这事之后,事情更是传的沸沸扬扬,传遍了大江南北。前来品尝的文人骚客,江湖义士都络绎不绝,也都纷纷在墙上留下了自己的笔迹。后来,刘氏顺水推舟,把店都开到了各个城市,成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连锁火锅店,还请人把那些文人骚客留下的笔迹都用小篆刻了下来。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许多年,邵无为和刘氏生意是经营的红红火火,早已是家财万贯,真是羡煞了旁人。连当地的童谣都在歌颂,“邵无为,少无为,年少无为,晚成大器,中年大贵;丑媳刘氏,旺夫宜子,天下难有”

    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禅位于皇太子赵眘,被尊为太上皇。宋高宗仍然不忘当年尝到的邵无为古董羹,每当想吃火锅的时候都会命人用轿子把邵无为请到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