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第1/5页)  赣江从这里流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敬仁的生活背景有一片诡秘的阴影,当张雪梅妈妈听女儿说起这段“背景”,难过地说,“假如我早知道,绝不会同意你嫁给他。一个人的品质多半是由家庭环境决定的。”

    恋爱的时候,吴敬仁对张雪梅说,爸妈都是军人,妈妈在部队一个制药厂任政委,爸爸在下面一个县当人武部长。张雪梅与吴敬仁父母见面不是在家,而是分别在“制药厂”和景南县人武部。让她惊讶的是,吴敬仁的妈妈非常漂亮,是她从未见过的那种,包括电影和画像,而他爸爸长相连一般人都不如,身材不高,皮肤粗糙,像一个“打铁匠”。

    吴敬仁妈妈见了她,很亲切地上前,双手搭在她的肩上,眼里无限温情,临别时,把一副金镯子硬是给她戴上。他爸爸非常冷漠,坐了没几分钟,推说有事离开,临别只留下一句话,“你妈同意就行。”

    在车站,张雪梅说:“你爸怎么回事?好像不是你亲爸。”

    吴敬仁当即羞恼:“当兵的不都这样!难道要他送你一把手枪?”

    张雪梅更恼,一路不说话,回来后把金镯子还给吴敬仁。

    这次别扭持续一个多月,最后还是吴敬仁妈妈出面解释,说,那几天自己和敬仁爸生气,他才那样。再者,你也看见了,敬仁长得像我,一点不像他爸。他从小最怕人家说那话,你一说,他条件反射。要不,我让他爸爸来给你赔礼?

    吴敬仁鼓起勇气,说,妈,还是不要对雪梅隐瞒了,你和爸一直形同陌路,各过各的,我从小跟你长大,见他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过一天。你和他究竟怎么回事,我从来不想问。这几天,我想了很多,还是决定当着雪梅要问个明白,她要能接受,以后生活在一起也不会有障碍,要是不能接受,即使勉强和解倒头来还不是重蹈你和那个人的覆辙。

    吴敬仁妈妈沉思片刻,说,我和你爸的婚姻是首长包办的。当年,我还在上军校,你爸是保健医生。我们结婚后,首长把他调至景南县任职。因此,我们感情一直不和。但是,我们的婚姻是稳定的,不会给你们带来负面影响。

    这一解释,才让张雪梅回心转意。

    张雪梅与吴敬仁结婚的当年春节,听说公公过年不回来,心里过意不去,对吴敬仁说:“我们该去劝一下,就算劝不回,也得尽当儿女的一份心意。”她怎么说,吴敬仁就是两个字,“不去。”

    张雪梅妈妈知道了,对女儿说:“他不去,你当儿媳妇要去,若是能劝回来,说不定老两口从此化干戈为玉帛。这样,你们的生活才算完美。”

    第二天,张雪梅送妈妈回瑞金,到了车站,妈妈把女婿“进贡”的年货交给女儿,说,若是你公公执意不回,权当你当儿媳妇的一点孝心。

    张雪梅到了景南县人武部,听说“吴部长下乡慰问”,接待的人见她拎着许多年货,误以为是送礼的,把她领进“部长家”。她当时纳闷,不是下乡了,怎么家里还有人。

    送她来的人对一扇敞开的门喊,钱大姐,来客人了。一位中年妇女出门,客气地,“哟,这是打哪来呀?我家老吴一大早就下乡了,快进来吧。”

    张雪梅一惊,怎么就成了她家老吴了,这人是谁呀。钱女士把她领进门,对外面的人说,张参谋,谢谢你。张雪梅环视一下室内,到处洋溢过年的气息,越发觉得异常。钱女士接过礼物,随口问,“姑娘,八成是去年当兵没走的吧?”张雪梅懵懂地点头。钱女士上下打量一番,“啥原因?”她见张雪梅没听懂,解释,“不是,体检过了没?”

    张雪梅恍然大悟:“噢,过了,只因名额的事,没走成。”

    “看你这条件,今年一准没问题。等招兵的时候,你直接来大妈家,我说行就行,我家老吴听我的。”

    张雪梅想问,大妈与吴部长什么关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