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集体领导(一)(第2/3页)  崇祯十三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治主官,监督训练作战,负责军队的功罪赏罚与军民安抚。营长与营监合称军政主官。在正负军事主官皆负伤阵亡或逃跑投降等无法指挥的情况下,营监应代替军事主官指挥。

    你们要记住:营长做出决定,要让营监知道;营监做出决定,也要让营长知道。如果你们两位主官坚决不同意对方的意见,对方的命令就不能生效!所以护商队之事,你们两人要共同做出决定,也要共同负责!如果你们两人意见分歧很大,又无法及时禀报本世子,就由宋振宗c舒国平c宋振嗣c贺有义c曹三泰c罗景云你们六个人一起商量,哪个人得到的支持多,就以哪个人的意见为准!这叫少数服从多数!但是,在战时紧急情况下,本世子授予宋将军临机处置权!战时紧急情况结束,本世子的授权也同时结束。”

    宋振宗又要发言提问,朱平槿知道他的问题多,赶快对他道:“舒先生当了监军,他就不是文官了,而是军人。舒先生也不会干涉你的训练指挥。但是在舒先生职责内的事,你也要尊重舒先生。至于各个职务具体的权责划分,本世子还会召集大家商议,形成一个书面的旨意。舒先生,这要辛苦你了。”

    朱平槿在穿越后,迅速下定决心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他经过认真思考,以设立监军为借口,创立军政双主官的体系,目的是加强自己对新军的控制并保持新军的战斗力。监军之职,古来皆有,如今也有。朝廷会向官军中派出文官或太监充任监军,这个连宋振宗都晓得。所以朱平槿认为,他在新军中设立监军体系名正言顺,遭到激烈反对的可能不大,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暗中消极抵制。但是朱平槿借用了朝廷的监军名义,却是旧瓶装新酒。表面上是朝廷监军制度的重现,实际上却是后世政委制度的改头换面。

    朱平槿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现实的需要,是他对现在新军班底的忠诚,缺乏百分之百的信任。

    新军的战斗力,必须通过实战来得到检验和提高。朱平槿设想,建军护商队后,可以通过小规模的剿贼战斗,逐渐积累经验,树立信心,壮大队伍。此后部队势必走出大山,开到目前四川匪患最严重的川东c川北去作战。在张献忠重新进入四川砍他的脑袋前,新军应该初步具备与之抗衡的作战能力。但新军一旦开出大山取得战绩,就会引起朝廷的关注。朝廷很可能采取各种手段,争夺军队主导权,想办法把军队拉过去。最简单也是最可怕的手段,是朝廷通过对主要将领的封官许愿送钱送女人,来分化瓦解朱平槿的班底,达到收编新军之目的。蒋先生以前就喜欢这么干,而且效果很好。另外的手段,是直接打击军队的首脑,也就是朱平槿本人。通过地方官的弹劾,以违反国法或者祖制的罪名,将朱平槿批倒批臭,发往凤阳守陵甚至废为庶民。以朱平槿目前的地位和权利,没有能力阻止朝廷搞小动作,也没有能力阻止朝廷将他拿下。文官们曾经放出话来:“灭一藩王如屠一狗。”朱平槿并不认为这是虚言。军队藏在山里做大做强,但是没见过血,战斗力堪忧;军队出去练兵,又可能被别人一口吞了。朱平槿知道,这是走钢丝,既要掌握平衡,更要小心谨慎。一旦出现极端情况,他只有依靠新军的忠诚,来应对局势的各种变化。

    新军的忠诚,首先是军队班底的忠诚。朱平槿对三个人特别注意:宋振宗c舒国平和贺有义。

    宋振宗是朝廷的现任武官,更是蜀王府唯一的亲军——成都左护卫的一名军官。作为王府亲军,蜀王府在法律上拥有成都左护卫的指挥权,同时负责成都左护卫的粮饷供应。虽然在理论上管不了成都左护卫各级军官的兵籍和升迁任免,但是有实质的建议权,甚至否决权。因此,蜀王府对护卫的控制力是很强的。王爷可以把王府的一应大小事务均交给王妃处理,但是唯一没有放手的就是左护卫。此外,宋振宗和他的堂弟宋振嗣都是秦州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