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夜袭飞仙(一)(第2/3页)  崇祯十三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们种上了庄稼。在庄稼地的边上,有一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小村背后,又是一堵挺立的山崖峭壁。因为视角的关系,站在岩顶的边上向下望,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道;而大道上的行人,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到上面的人。

    全队人马在村里借宿安顿完毕,贺有义带着王大牛和罗景云视察地形,布置防务。贺有义走到岩顶边上,望着山岩下弯曲的山道和奔腾的峡谷,感慨道:“这里真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如果在这里埋伏几百人,静等敌人走过去,飞仙关的守军再卡住前面的山道。这两边一关门,中间就算有一万敌人,也跑不出去。”

    罗景云很懂事的样子道:“可惜这儿也就是控制一条道,不如飞仙关可以控制到天全和芦山县的两条道,所以军事价值就低了。再说,这里进出只有山崖上一条石阶小道,兵法上说这里是死地。敌人如果围而不攻,便把我们困死。”

    听到罗景云逻辑清晰地分析,贺有义心里非常吃惊。在他原来的想象中,这个毛头小伙子不过是因为他姐与世子的特殊关系,而成为世子用来控制军队的一枚棋子。

    贺有义对罗景云笑道:“想不到罗公子深谙兵法,找时间本将可要上门讨教。”

    罗景云摇摇头:“我也不很懂兵法,这还是姐夫教我的。”

    贺有义望着远山起伏,朗声长叹道:“世子文武双全,真乃不世出之英杰也!来,我们三个商量下明天的行动。”

    按照三名主官的商量结果,第二天一早特务排的士兵分作两拨出发。贺有义本人率领王大牛和第一波三十余人,留下部分兵器,辰时(早晨七点到九点,注一)出发,计划于午时进入飞仙关。罗景云率第二拨,主要下辖陈有福的第一连一班及王三牛特务排等六个人,在黄岩岗继续休息,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出发,计划于戌时(晚上七点到九点)前到达飞仙关。贺有义估计,这时飞仙关前的关卡已经撤了。因此第二拨不再进入飞仙关,而是在飞仙关城门外埋伏,截杀从城里逃出来的人。由于罗景云坚持要求进入第一拨,王大牛也认为在他们突袭下能够出城逃窜的人肯定不多,贺有义临时改变了计划,让陈有福接替罗景云指挥第二拨。

    午时刚过,贺有义c王大牛c罗景云带领的第一拨士兵就到达了飞仙关巡检司的关栅前。贺有义没有看见那个绿袍文官,于是大模大样冒充富家公子,罗景云牵马装作书童,王大牛等人背着弓箭,装作家丁护院,其他的人用扁担挑着村里借来的箩筐,装作长工奴仆。一个家丁询问了贺有义的去向,贺有义回答到芦山县拜访县尊大人,于是那家丁走进木头房子呆了一会儿,出来后只是按照人头马匹数量每人匹马收了五钱银子,然后挥手放人,让他们顺利地进入了飞仙关。

    贺有义等人进了飞仙关,刚到城门口便被高安泰安排的接应认了出来。那接应一早便在城门边的一家茶水铺子蹲守,接到人,便把他们悄悄带进客栈。高安泰留下的兵器,都是上好的藏刀和匕首,还有两张军中用的弓箭。那藏族姑娘不知道这里即将展开一场血腥的杀戮,依旧热情地招待了贺有义等人,端上了大盆的牛肉和糌粑,又端上了酥油茶让大家品尝。众人走了一上午的路,早已是饥肠辘辘。贺有义连忙道谢,和大家一起大快朵颐起来。

    亥时(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已过,天色黑透。天上的星星没有盆地云层的遮掩,显得格外明亮闪烁。冬日的寒风穿过河谷山间,吹得客栈院墙边那棵拴马的大树哗哗直响。那藏族父女早已上楼休息,特务排的士兵除了三个在院外和楼顶上分别放哨执勤,都躺在楼下宽阔的门廊地上睡觉。

    罗景云第一次出来干大事,心中激动,又被士兵们此起彼伏的鼾声打扰,更是全无睡意。他只得从地上坐起来,望着门外的黑暗,心里估摸着距离开始行动的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